在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有事就找党组织”已经成了小区居民的“新时尚”。这一切都得益于以“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为载体的万年埠街道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探索。万年埠街道党工委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把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推进到城市最前沿,以“微治理”助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党建引领,建设“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
社区是城市和社会的细胞,更是体现党的作风、为群众服务的窗口。怎样把党的阳光播撒到群众心里?万年埠街道先后在各小区建成了5个“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小区,覆盖到楼栋,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将城市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成功激活。
2019年7月,万年埠街道云海社区东方蓝海A区“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正式启用。这是继揽湖苑C区“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之后,云海社区党委以服务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又一次基层实践。
“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探索出一套以“阵地前移、组织前移、服务前移和治理前移”为抓手的平台运营机制:组建了一支以功能型党组织牵头,居民参与,物业支持的社区治理人才队伍;搭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议事协商平台,拉近居民物业之间关系。先后协调处理了小区物业管理、邻里纠纷和矛盾化解等30余起事件,小区业主投诉案件一次调解到位率达98%以上,居民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逐步营造出“有事就找党组织”的浓厚氛围。2019年11月1日召开的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现场观摩交流会,万年埠街道是唯一的街道级观摩点,承接全省16个市领导的观摩。
“2020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红色领航商务楼宇(商圈)’建设,把党群服务站建到商务楼宇、商业街区。”万年埠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雨介绍,万年埠街道辖区内有10座商务楼宇,10余条商业街,商务群体庞大,目前,已组建全区首个商业街区功能型党组织。2020年,万年埠街道还将推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阳光书记见面会”,“让居民、商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进一步营造出‘有事就找党组织’的浓厚氛围。”
基层治理,社区治理服务三年规划进入收官期
在此次疫情防控总体战中,基层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经历了一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层治理大考。万年埠街道全街139名工作人员、240余名志愿者、12个小区物业共同战斗,交出了“零感染”的满意答卷。这张战“疫”成绩单正是万年埠街道成立3年来基层治理能力厚积薄发的完美诠释。
据了解,2020年是万年埠街道社区治理服务三年规划大头落地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万年埠街道重抓街区治理,聚焦城市建管细节,聚力提品质、补短板,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作为辖区的一条河流,徐河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万年埠街道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代表。街道推进徐河治理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不仅代表包河区接受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和省厅部门“回头看”检查,新增黑臭水体也基本销号。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精心打造衡山路红色领航文明诚信示范街;推报“包河好人”8名、“合肥好人”2名……作为包河区“大共治”改革试点街道,万年埠街道探索建立网格“五个一”机制。自试点改革以来,全街共立案11699件,结案11695件,立案数、办结率均居包河区前列。
万年埠街道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通过开展“党群串门红色家访”活动,挖掘党员居民骨干,建立居民人才库,充实治理力量。通过社区治理学院建设,针对不同人群设计课程,让想做事的人会做事、能做事。
“书香文化”一直是万年埠街道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通过整合辖区六大场馆、皖新传媒、联投书城等文化资源,以特色文化创作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以书香文化为支撑的群众性文化品牌。去年,围绕建设“学习型街道”,万年埠街道作为合肥市唯一街道,荣获全省“十佳书香之乡”称号。
智慧养老,打造社区居家 “养老院”
据悉,万年埠街道现常住人口约6.5万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6716人,占全街总入住人口的10.33%。如何有效分担子女对老人的监护,成为摆在万年埠街道面前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考验。
2019年10月,万年埠街道智慧健康养老中心及安徽首个智慧健康养老用品租售中心成立,采取“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融合养老”新模式,为解决健康养老“最后一米”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除了智慧健康养老中心,万年埠街道还成立全省首个智慧慢性病管理服务中心。针对老龄群体患慢性病比例高的现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老年人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平台将监测到的异常数据实时反馈给老年人及家人、社区家庭医生,由社区家庭医生给出专业的指导并进行随访监护。
万年埠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雨介绍,自项目建成投入试运营以来,总服务量约5600人次,回访服务满意度98.7%。下一步,万年埠街道将进一步健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智慧养老配套设施,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健康养老服务,打造有温度的社区居家“养老院”。
街道书记“带货”直播助力“复商复市” 引来50万网友围观
5月1日,为助力辖区商业项目及早迎来疫情过后的首个“黄金周”,万年埠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雨走到了镜头前,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助力“复商复市”的街道书记,短短的25分钟,她在镜头前为广大网友介绍了“千年码头万年埠”的历史文化,并带大家游览融创乐园,在滨湖银泰城、融创茂里介绍亮点品牌的促销活动,推荐金斗公园等休闲地。
这一场直播引来了近50万网友的围观和点赞,也为其辖区三大商业项目带来了首日销售额破650万元的佳绩。滨湖银泰城总经理颜峰笑着说:“这样的公益直播对我们商家来讲就是及时雨,解了我们推广的燃眉之急。第一天的营业额比平时的周末直接翻了5倍。”
其实,不仅书记直播“带货”迎来网友点赞,在疫情防控期间,万年埠街道开发防疫的“智能小程序”就已经率先“出圈”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万年埠街道充分将“智慧万年埠”的特色发挥出来,创新性地开发出“智能小程序”,规避了交叉感染带来的风险。2月25日,人民日报11版头条《无接触登记 高效率防疫》报道了万年埠街道智慧化防控工作。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为了高效安全推进辖区企业复产复工,打通为企服务的“最后一米”,万年埠街道再次推出了楼宇智能小程序助力复工复产。4月9日,万年埠街道被安徽省科协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未来展望,三大方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下一步,万年埠街道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头雁工程’为抓手,持续发力提速,努力创新作为,全力夯实街道发展基础,为包河‘率先在全省建成现代化中心城区’作出更大贡献。”许春雨说,万年埠街道将从抓实城市基层党建、做优基层服务和重抓街区综合治理三大方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抓实城市基层党建方面,依托“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充分发挥“红色物业”企业力量,常态化开展“八个到家”暖心行动,努力构建和谐宜居的幸福小区,打造示范全省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以融创未来塔“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为重点,试点推进红色楼宇(商圈)建设,推深做实楼宇商圈党建。
对于如何做优基层服务,许春雨介绍,街道将着力打造“企业需要、随叫随到”的保姆式企业服务,致力构建两轴四圈多点的商业和旅游布局。全力做优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进两个阅读空间建设。
在重抓街区综合治理方面,全面推开“大共治”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徐河综合治理;继续探索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建设工作,推深做实三级服务网络,打造标准化、体系化智慧养老工作体系,大力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治理新生力量,着力打造全市示范的社区治理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