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强化“枫桥”安全感,打造“红雁”幸福感

日期:2020-05-28 15:05 稿源:767199460@qq.com  字体:[] [] []

近年来,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成立“红雁”党员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老党员在预防矛盾纠纷一线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成功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以“枫桥”安全感,打造“红雁”幸福感。

老党员化身调解员谱写基层和谐乐章

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小区是安徽省第一个高层回迁小区,人员密度大,回迁数十年,随着小区入住居民不断增多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小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逐渐突显,矛盾日益增多。为能及时有效地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滨湖家园社区挂牌成立“红雁”党员调解室,吸收了辖区近20位老党员他们化身调解员,充当居民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我们非常感谢社区给我们提供这样发挥余热的机会,我们长期在居住在这里,化解群众纠纷经验很足,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从内心而言,我们也非常留恋这种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生活工作氛围。”红雁”党员调解员沈章根激动地说。

“你们二位稍安勿扰,大家有话好好说……”社区只要发生争吵、矛盾,就能听见老党员们掷地有声的劝导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居民之间的摩擦矛盾就焕然冰释了。老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行走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第一线。

专业调解力量奏响社区幸福赞歌

“微笑力量,火候掌握,情感交流。”这是70多岁高龄的沈章根化解各类“疑难杂症”的秘诀所在。“一个调解人,绝不是沉默的倾听者,也不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应该在沟通中说服,在说服中沟通,要善于观察,调整好心理,当好局面的掌控者。”谈起基层矛盾调解的工作心得,沈章根老党员非常自豪地总结了自己的秘诀。

“近两年,我们小区清净和谐多了,有啥纠纷老党员们总是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现场,把矛盾扼杀在萌芽中。”“日子越过越好,不仅是说物质条件好,老党员们深入基层化解矛盾,我们居民的精神世界也跟着富裕起来!”社区居民们对“红雁”调解员们赞不绝口。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党员们正派、热心、勤快、奉献精神,是我们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宝’。新时代的基层和谐建设中,我们既要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让数据多跑腿,也要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优势,更好地去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滨湖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卫勤说。截止目前,“红雁”党员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两百多起,调解成功率95%以上,群众满意度100%,强化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焕新“枫桥” 经验 塑造“红雁”名片

抓住时机调解、源头治理的关键,充分发挥基层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好矛盾第一关,在发现矛盾纠纷矛头时提前介入、提前调处,力争把矛盾解决在扩大化之前。在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调处中,往往坐堂问询不如入户走访。为此,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一方面坚持全流程调解,另一方面坚持走群众路线,真实地走进群众、深入一线,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以人民群众更加期待、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找准功能定位,让老党员奏出新乐章,广泛联动各界资源,综合运用多元化化解办法,形成合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聆听一线居民诉求,解决实际纠纷问题,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红雁”调解室成为一张“红雁”的幸福名片。滨湖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卫勤表示,我们今后将继续以“红雁”的示范引领实现以点带面,立足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需求,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让党建工作在化解纠纷和服务基层作用中得到有力彰显,更好地走向基层、服务群众,让“枫桥经验”开出“红雁之花”。(徐燕青)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