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贯彻落实市委1+8文件和区委“红色领航”系列工程,推进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以来,包河区烟墩街道竹园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大共治”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强化网格管理信息化、实时化,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构建社区治理格局。
社区服务“便民化”,提升“满意度”。
要实现服务“便民化”,首先要以人为本,关心社区居民所急所需,帮助解决社区群众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竹园社区积极推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解决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进一步优化整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现服务大厅设两个综合窗口,另设A、B岗,将计生服务、居民老年证、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房屋租赁备案、社保业务等事项纳入一窗通办业务范围,加强对口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确保一个窗口办理多项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2020年已经过半,截至目前,便民服务中心已办理房屋租赁备案20余户、幼儿登记200余份、准生证10余本;医保、低保、社保、医疗等每天咨询人次8人左右。
诉求解决“务实化”,提升“和谐度”。
为全面扎实做好网格化的各项工作,竹园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大共治”基层社区治理模式,把党建工作、服务群众、安全稳定等一并纳入网格管理,做到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提高服务党员群众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通过12345热线、大共治平台处理群众各类投诉案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维护社区平安稳定,提升社区大家庭的“和谐度”。截止目前,共协调解决下水道堵塞、小区围墙换装改造、垃圾处理、园区绿化等事关居民切身利益事项10余件,2020年共处理群众各类投诉200余条,通过网格员开展巡查,发现并处理案件50余件。
志愿服务“多样化”,提升“幸福感”。
“最近阴雨天气多,屋里闷热,要注意防暑降温,还有就是平时买菜、上下楼都要注意安全……”竹园社区志愿者王老师上门看望独居王奶奶耐心地叮嘱到。自从与王奶奶联系上后,社区暖心陪护的志愿者们几乎每个月都会上门看望王老几次,帮她做做家务、陪她拉家常。“儿女不在身边,还好有小王几个志愿者经常来探望,感觉很暖心。”王奶奶感动的说到。这是竹园社区志愿者开展“小桔灯”暖心陪护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景,也是社区众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竹园社区有常住人口约1.5万人,事务繁杂,仅靠社区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来回应居民需求,根本忙不过来。于是,社区充分发动社区老党员、热心居民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常态化开展“小桔灯”暖心陪护、“绿竹环保志愿行”、“红竹护卫队”秩序巡逻、“三点半课堂”、“国学诵读”等志愿服务活动,问需于民、服务于民,让居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