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近期蓝山党总支在上级党委的带领下,深入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居民小区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建设。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设初期,选址工作时,受到部分居民的质疑和反对,曾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都在于答疑和回复居民各种投诉,居民高度关注“是不是就是在我楼下建了个垃圾站?家里会不会受垃圾站异味困扰?垃圾站点建在小区内会不会污染环境?清运垃圾时会不会产生噪音?”居民的不理解直接导致了居民的不支持,严重影响了垃圾分类的有序推进。
针对这一情况,蓝山党总支充分利用治理优势,发挥楼栋党小组、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等作用,共同开展前期工作,通过宣传、公示、恳谈、监督“四步走”,打消居民顾虑、化解居民不支持、争取全民参与,为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打好基础。
一是发动在前,加强宣传教育。结合入户走访、小区活动、摆台宣传等多种方式,营造小区绿色环保氛围,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对小区居民开展宣传和教育。尤其注重开展针对儿童的宣传活动,采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小区每一户家庭,加入垃圾分类队伍中。除此之外,开展微公益项目,着重孵化培育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员、劝导员队伍,为全面实施做好准备。
二是公示在前,公告运行方式。针对建成后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具体是什么外形、建成后如何运行、小区如何撤桶并点等问题,制作公示牌,置于每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设现场,公示内容包括建成效果图,定时定点投放,专职管理员在场,每天两次运营,垃圾存放每天不超过六小时等情况,让居民充分知晓。
三是恳谈在前,发挥党员作用。以楼栋为单位,召开各楼栋党小组专题会议,充分听取党员意见,形成统一决议,再由党员传达、引导本楼栋居民。对于个别反对强烈居民,蓝山党总支牵头,开展恳谈会,组织居民参观已运行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打消居民顾虑。
四是监督在前,建立双向机制。蓝山党总支牵头,组织居委会、物业、居民等形成一支监督队伍,每天一次对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建设进行巡查,掌握工程进度,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化解处理。再由工程监理方组成另一支监督队伍,对施工环节、质量进行专业把关,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