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社区康园小区为回迁安置小区,居民人数多、人员杂,素质参差不齐,传统村居意识强,不乏有居民随意乱丢生活垃圾的现象,更有居民直接从楼上随意往下丢,垃圾分类知识和理念较为欠缺,部分群众居民特别是老一辈群众对垃圾分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分”及投放点的建设选址存在较大顾虑,推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难度很大。
回迁安置小区也是“熟人”小区,大家以前都是村民,彼此之间很熟悉,方兴社区康园党委利用这一优势,调动一切可用资源,鼓励老党员参与小区内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小区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老党员要在垃圾分类宣传、分类站点建设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首先一点要不断提升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面对新问题,才能解决新问题。康园党委召集所有党员、楼栋长集中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参观已建好的文一和徽盐小区站点,实地考察、学习并座谈交流。了解为什么要垃圾分类、站点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运营模式,学好垃圾分类,吃透垃圾分类相关文件,才能更好地宣传和执行垃圾分类。
二是志愿者力量大,宣传发动不再难。为破解宣传发动难题,康园党委在主要出入口,通过宣传标语、竖立展板、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手段广泛营造宣传氛围。从志愿者招募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支由10人组成的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支持社区各项工作的志愿者团队,随后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的形式,慢慢汇聚了一个80余人的志愿服务“小团体”,发动原村干部、党员骨干志愿者甚至幼儿园的老师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开展选点建点的入户讲解、宣传推广工作。针对上班早,下班晚的居民,采用了“守楼”和短信告知的方式,积极将政策传达给每一户居民。
三是老党员调解纠纷,选点建址破难题。当居民对垃圾分类点位建设有逆反情绪时,在一线的老党员们知道后,立即站出解释化解,使问题在小区就得到彻底解决,有效化解信访隐患,推动分类站点建设。老党员是小区矛盾化解的中坚力量,他们有丰富的工作和人生经验,因此只要发挥他们的优势,就能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小区,矛盾纠纷不出小区,第一时间把大矛盾化小,把小矛盾化无,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选好监督员,把好质量关。让老党员参与分类站点建设,对分类站点建设进行实时监督,对存在安全隐患及其他情况,及时向党委反映,并积极提出垃圾分类宣传、选址和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感染带动家人、身边人,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古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小区,这些老党员个个都是宝。尽管从体力和精力上说,老党员和老两委虽然不能在工作、生产第一线,但是在和美小区建设中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应积极发挥老党员作为“智多星”“广播站”“调解员”“传帮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