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示范点总体要求是: 1、有贴近实际的工作方案; 2、社区党建工作有计划、总结,有思路、目标、措施; 3、社区党建工作有标志性载体; 4、社区党建工作贴近实际,注重特色。
一、社区党组织网络健全规范
1、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健全,配备专职副书记和社区组织员;
2、辖区内各类组织应建组建率达100%;
3、党建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退管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归入相应的党组织或单独组建党组织;
4、建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或联谊分会,驻区单位参与率达90%以上,每年至少召开2次工作会议;
5、对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实现有效领导,社区各类群团组织健全、规范,以党建带团建、促工建作用明显。
二、社区党建活动阵地规范
1、建立党员活动中心(阳光驿站),面积100㎡以上,标牌规范醒目,各项远程教育装备齐全,性能良好;
2、党员活动中心利用充分,一室多用;
3、至少有一块固定、规范的党建宣传栏和党务公开栏,内容丰富,周边环境整洁,定期更换;
4、拓展社区党建阵地资源,至少能利用驻区单位1-2块党建阵地;
5、党建宣传栏、党员活动中心向居民集中区、驻区单位有效延伸。
三、社区党员教育管理规范
1、建立并实现党员分类管理制度;
2、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岗位,深入开展党员认领公益岗位活动;
3、建立并落实“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
4、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生活坚持小型、专题、业余、分散,做到党组织、党员双满意;
5、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每年1-2次,定期集中过组织生活;
6、分类建立党员基本情况数据库或管理台帐,对辖区存档党员实行了“四询问”制度(家庭生活有没有困难,家里或本人有没有重大疾病,本人或子女有无就业需求,需要党组织提供哪些服务)。
四、骨干队伍建设规范
1、建立一支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发挥模范作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2、建立多支志愿者队伍,队伍发挥作用积极,活动证管理规范,记录齐全;
3、将社区民间社团队伍纳入社区党建工作范畴,引导其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4、分类培训、教育一批党员、社区居民、辖区单位职工、入党积极分子等骨干典型,并建立典型库,充分发挥骨干典型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五、主题活动开展规范
1、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主题实践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做到每季度开展一次大型活动,实现活动品牌化;
3、党员认领公益岗位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协调、引导、服务好认岗党员开展小型分散活动;
4、社区公共服务规范化;
5、满足社区服务个性化、精细化服务需求,贴近实际合理设置社区服务项目和公益岗位。
六、党建工作机制运行规范
1、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会议;
2、建立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和评议、议事、听证制度;
3、建立结对共建机制(“三结对”)、党内关爱机制和定期走访机制;
4、建立奖惩机制和党员培养发展机制;
5、建立“三会一课”等制度;
6、建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制度;
7、建立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台帐;
8、建立党建经费保障机制,能把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财政预算,且投入有计划。
七、软件资料管理规范
1、各项制度上墙,位置醒目,整齐美观;
2、学习资料丰富,摆放整齐;
3、会议及各类活动专薄记载,完整齐全;
4、影像、图片、各类介质的软件资料整洁完整;
5、档案收集整理齐全,装订整洁美观大方。
责任编辑: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