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2009年包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2010-04-21 00:04 稿源:组织部  字体:[] [] []

09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区上下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总体形势回升向好,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06亿元(2008年经普调整后数字),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按现价计算,增长1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75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176.71亿元,增长14.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1885元(折合9101美元),比上年增加9174元。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粮食价格上涨7.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2%;衣着价格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6%;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5%;居住价格上涨17.8%。

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人数12.88万人,比上年增加3.69万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55370万元,比上年增长38%;人均劳动报酬35355元/年,比上年减少658元(2009年新增102家私营企业调查单位,导致人均劳动报酬略有减少)。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9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农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4.85%。其中:种植业2.36亿元,同比增长3.51%;林业0.09亿元,同比增长-47.06%;牧业1.09亿元,同比增长15.96%;渔业0.77亿元,同比增长11.59%;农林牧渔服务业0.23亿元,同比增长-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51户。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1.99亿元,增长21.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15亿元,增长17.8%。其中:国有企业35.83亿元,增长27%;股份制企业40.01亿元,增长23%。

全区23个工业行业有1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5.8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0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9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8.3%。
  全区区统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5384.2万元,增长12.57%;实现利税44172.4万元,增长39.32%,其中利润26437.1万元,增长64.9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均超1000万元,累计利润24140.5万元,占全部工业的91.3%。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22.4%。年末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03家,完成建筑业产值302.6亿元,增长21.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125.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162.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工业投资80亿元,增长28.9%;房地产投资146.99亿元,增长11.7%。

分地区看,滨湖新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51亿元,增长50%,占全区投资比重的28.1%;工业区实现工业投资43.59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的54.5%。
  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5亿元、85.11亿元和379.26亿元,分别增长-43.7%、21.2%和35.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7:18.31:80.62,三产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14.14亿元,增长2.71%;办公楼投资15.49亿元,增长189.7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52亿元,增长71.5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7%。批发零售业增加值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4.2亿元,增长3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8亿元,增长21.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113.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3%,金银珠宝类增长35.2%,五金、电料类增长69.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2%,中西药品类增长74.2%。

六、对外经济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21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3%。其中:出口48865万美元,下降13.6%;进口1353万美元,下降34.4%。
  全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其中到位外资9760万美元。滨湖新区累计引进市外资金47.3亿元,其中到位外资1371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7.2%。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组织举办了合肥市第三届“春色滨湖”旅游文化节,举办民俗表演、农民运动会、大圩葡萄节、自驾游、龙虾节、“十大湖畔”菜肴评选等专项活动20多场,旅游期间共接待游客7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

  八、财政和税收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8亿元,增长33.3%。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12438 万元,增长28.1%;营业税39833万元,增长36.2%。财政支出12.04亿元,增长18.7%。其中教育支出21172万元,增长46.6%;医疗卫生支出 6958万元,增长12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02万元,增长28.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力实施三大工程(名校“2468工程”、名师“5135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1020工程”),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骄人成绩。2009年5月4日,被授予“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称号。年末全区学校数55所。其中:登记注册公办幼儿园2所,普通小学41所,普通中学12所。全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10647人,在校生47668人,毕业生9962人。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2523人,其中专任教师24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全年高新技术增加值达到46.08亿元,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7家,科技人员超过4800人。全年全区共申请专利817件,专利授权34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120件。工业企业当年有科技项目企业个数达到20家,比上年增加6家,实现R&D经费支出14.8亿元,同比增长78.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产业总量扩张,渐显特色。年末全区拥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800余家,吸纳从业人员3万人左右,年产值近20亿元,初步形成了宁国路美食文化街、马鞍山路演艺风情街、芜湖路文艺与时尚特色街区。形成了演艺娱乐、旅游观光、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
  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卓有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三主三辅”指导思想和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活动,全年共完成4个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11个示范站的建设任务。全力投入到甲流防控,全年共完成首批9305人次的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73个,其中医院18个,卫生院7个,医疗病床678张,医疗技术人员837人,其中执业医师391人,注册护士267人。

工作蓬勃开展,全面发展。组队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老将田径运动会、合肥市第二届农民男子篮球赛、合肥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校园体育蓬勃发展,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参加合肥市中小学广播操比赛、合肥市中小学足球联赛等校园体育活动。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户数153674户,户籍人口49.45万人,比上年减少0.07万人,非农业人口35.8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610人,出生男女性别比116:100,全年死亡人口1812人。

全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5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7305元,增长14.9%。
  全区全年新增就业14285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4877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45人,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92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1413人、新增非正规就业组织304个、农民工培训3887人、建立创业培训基地42个,实训人数432人。全年新增养老参保失业人员3630人,累计失业人员养老保险续保21592人次;自由职业者续保3879人次。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区全年新增城市森林5170亩,新建公共绿地46.3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绿化120公里、高架桥垂直绿化6.5公里,新增苗木花卉基地1100亩;完成农田林网建设2000亩,实施村庄绿化265个。共建设城市森林5170亩,高标准完成了徽州大道、宿松路、黄山路、花园大道和纬四路等五条共31.4公里道路绿化改造工程。
  全区单位GDP能耗超过市控标准。
  全区全年发生死亡事故2起,死亡3人。共检查企业200多家,其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96家,涉及化工、家具制造、混凝土搅拌、建材、电镀、印刷六大行业,督促6家企业按规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和检测。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共排查企业和单位517家,排查一般隐患128处,重大事故隐患3处,全部整改到位。

注:1、本公报GDP核算数据及能源消耗数据为经普调整后数字。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按1:6.8折算。

包河区统计局
2010年4月12日

责任编辑:组织部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