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江淮化肥厂生活小区内,有一块特殊的“红色阵地”,这是由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党委于2018年3月批准成立的“睦邻·老书记工作室”。一年来,工作室以“红色领航,和美小区”为目标,以“睦邻党建”为指引,为社区党建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五位老书记了,他们都是社区里热心基层党建工作、社区公益事业的老书记、老党务工作者,他们每周在工作室轮班,负责党务指导、政策宣传、民意征集、矛盾调解等工作,“有问题找书记”,附近的居民都这么说。
为人民服务的好邻居
今年67岁的伍先举,家住丝绸新村小区。虽退休多年,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信念坚定。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他主动要求加入文明宣传志愿者行列,挨家挨户地上门发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单,宣传文明道德精神。看到社区里有不文明的行为,他主动制止,并及时进行道德文明教育。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坚持学习,时刻向党中央看齐。他积极协助社区开办老年书法班并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宣传,鼓励大家踊跃报名学习,不断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积极学习的老党员
李自宁,1944年出生,196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有48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担任原安徽丝绸厂宣传科科长。退休后,他多次荣获常青街道金南社区优秀党员、退休自管小组先进个人、包河区关工委先进个人等称号。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他积极配合社区对辖区社会治安、文明创建、计划生育、再就业、党建等工作的信息进行搜集反馈。在金寨南路社区,一提起李自宁同志,许多社区群众都称赞他是一个老有所为、热心助人、受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
退休不褪色的老书记
孙方珍,1964年出生,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金寨南路社区党委书记,于2018年正式退休,曾获得2007年度包河区优秀党员;2008年度合肥市特级劳动模范、包河区首届十大女杰、感动合肥,平凡劳动者十大人物。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这些年,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工作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应尽的职责。退休后,仍旧发挥余热,服务社区,退休不褪色。
热心肠的退伍老兵
唐绪友,出生于1931年,现任社区丝绸新村退管支部支部委员。作为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和清川江大会战。退休后,他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党员群众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他不仅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到户,而且将群众的心声及时带到社区,真正成为联系党和民众的纽带。他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不求名利,为社区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老书记工作室这一红色阵地,社区党委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党课宣讲,每逢过年过节,还会围绕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截止2019年3月底,老书记工作室已累计举办34场次活动,其中重大节庆活动3场,党员先锋教育9场,播放爱国主义电影4场,戏曲文化活动4场,老书记传帮带交流党课8场,其他活动6场,累计受教党员1124人次,参与群众1364人次,密切了社区与党群关系,拉近了社区与群众的距离。
打造“睦邻·老书记工作室”,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维护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和稳定,促进了社区的健康与文明。今后,金寨南路社区将继续让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风气占领社区的文化阵地,结合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多样化的特色活动,充分发挥“睦邻·老书记工作室”的党情、民情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