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常青街道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擦亮“临工品牌”

日期:2019-05-30 17:05 稿源:常青街道  字体:[] [] []

从“站马路”到“有娘家”,从“找到活”到“找好活”,从“农民工”到“新市民”,4年多来,常青街道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实现年均72%临工可持续就业,21.6万人次享有稳定月收入超3400元,实现年收入3300余万元,临工集散中心服务热情更加高涨,服务本领日益提升,服务抓手渐趋多元,公益品牌越擦越亮。临工集散中心狠抓“临工党建”,聚力推进实施“1124”工作思路、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继续做实“临工益站”、“临工文化节”等贴心服务,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突出党建,抓好共商共建,在技能培训、供需对接、提高就业、维权保护上为临工提供精准服务,着力构建全市乃至全省首家专门专业服务“马路临工”的公益性综合性品牌。

  党建引领临工新生

一是建章立制,为临工流动党员提供组织依靠。临工集散中心实施“心新相映”党建项目,秉持“精心管理、热心服务、诚心关爱”理念,全力塑造“组织新港湾、城市新家园、合肥新市民”,让临工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建立“党工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临工”的三联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系体系。二是挖掘资源,让临工流动党员增添先锋活力。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积极发挥临工流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临工群体逐渐融入到城市生活。三是多措并举,力促基层党建活动走向深入。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工棚下的党课”等系列活动。四是特色关爱,激发临工流动党员创业热情。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每3个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使临工们在“法律援助”、“迎新春”、“岗位练兵”、“送安全”等特色活动中实现维权意识、专业技能和安全常识的自我提升。


“毅”铸品牌软硬升级

临工集散中心进一步做细“包河区基层理论宣讲阵地”工作,引导临工转变找工找活观念,助力临工变长期工,打造临工诚信、实干形象,提升临工口碑。临工集散中心坚持免费信息发布、免费推荐找工、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宣传特长、免费配套服务及免费劳资维权等6大免费服务。硬件方面,添置车辆及人车分离通道护栏、招聘宣讲台、导向告示牌、公益宣传广告位等;强化安全意识,添置防火器材,配备消防灭火器,邀请消防人员开展专场消防知识培训并进行现场演练,增加公共安全监控配置。软件方面,结合现有硬件条件,临工集散中心创造性开展含电焊工、电工、装饰装修工等专业工种免费技能提升培训;组织部分高空作业者、架子工培训,考级拿证。举办首期家电清洗技术创业培训班。

四项常态满满温情

一是线上线下招工用工信息推荐成常态。临工集散中心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最大范围满足用工需求,无缝隙、零距离对接用工单位,狠抓用工信息数量、提升用工信息质量,力促用工信息扩容提质。坚持“借力”拓宽用工信息渠道,2018年9月14日,“临工益站网”正式上线,利用线上线下就业推荐双驱动,让临工足不出户,一键搞定临活。创新举办每月22日的“精准推荐日”早市场,实施“1532”就业举措,全力推动临工就业。着力实施“双优推荐”举措,将架子工、钢筋工、泥瓦工分类优先推荐,实现“一次推荐,长期就业”,实现“临工到长工”华丽转身。

二是技能提升培训成常态。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根据不同工种的服务类型,成立工匠、松柏、巾帼以及突击队等临工党小组,并与包河区技能定点培训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推荐、职业培训等五项“免费服务”。2018年9月14日临工集散中心举办包河区首届“临工工匠”技能大赛,近800名临工参与。

三是便民综合服务提质成常态。临工集散中心将每月的10号确定为专题“临工服务日”, 提供意外保险送安全、健康体检送义诊、手机服务送话费、法律维权送责任、上传技能信息送就业等5项免费服务。2018年度,该举措惠及6200人次临工。此外,临工集散中心还在法律维权、代办健康证、保险办理、代办居住证、文化活动等各方面为临工提供免费服务。临工集散中心成立“匠之心”志愿服务队,开展“真心、诚心、暖心、爱心”等“四心”系列志愿服务,促进临工与志愿者的角色互换互动。“中心”不仅服务临工进城,更关心临工“融城”。开展“临工文化节”、临工留守儿童科技小制作、“孩子,带你来合肥新家看看”等多项活动,更是广受临工欢迎、社会关注。

坚守公益情续临工

2019年,临工集散中心瞄准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首家专门服务临工的公益性集散中心,继续坚守公益地位不动摇,提质扩容面对临工之需,成就专业服务临工的亮点品牌。继续稳步推动“心新相映”临工党建,积极争取创新专项临工培训补贴经费,提升临工可持续性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软硬件力争双提升,硬件配套齐全、布局合理,软件提质扩容。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召开含交警、城管、治安等系统在内的协调会,建立联动机制。发布面向全市的“数字临工蓝皮书”,策划实施“临工健康节”,谋划“临工服务作业标准”行业实施细则。推广好“临工益站网”,打造好“VIP临工”,成就日均85%就业目标。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