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常青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迅速行动,汇聚“四股力量”,凝聚起全面抗击疫情的强大能量。
“红色”力量铸建“铁长城”。
常青街道党工委在接到疫情“命令”后,硬核出击,做到全面动员、全面防控,搭建好基层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各社区党组织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社区三百多名网格员全员出动,街道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户逐人进行摸排,特别是对武汉来肥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坚持每日电话随访,及时掌握人员情况,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各社区“红管家”服务驿站组建了五十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每天定时对公共区域进行卫生消毒,及时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并测量体温,最大限度避免疫情传播。
“巾帼”力量筑起“心防线”。
在金寨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夏雯同志带领其他女同志组建了一支巾帼团队,她们每天准时出现在各自的网格内,奔跑在辖区商场、超市、宾馆旅社,在抗击疫情中为居民筑起了一道“心”防线。
巾帼团队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既提供心理辅导,又解决实际需求。在接到辖区老人发烧的紧急电话后,她们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一起上门问诊并送上药物,一边详细问他们的情况和需求,一边做好老人的情绪安抚工作。面对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她们定期把新鲜的蔬菜和速冻食品送到老人手中。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一袋袋蔬菜,一声声问候,紧连的是这支巾帼队伍与居民群众的心,传递的是融融的暖意和满满的关爱,更是这支巾帼队伍在疫情面前的果敢担当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志愿”力量织密“战疫网”。
“面对疫情,我没法到一线去救治病人,但医者仁心,这是我的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司娟红通过电视、手机等,了解到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她非常着急,主动报名成为社区一名志愿者,想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司娟红是邻里坊一安综合门诊部的医生,从事基层医疗服务二十余年,小区居民身体不舒服就爱往司医生那里跑,他们常说:“司医生细心,总是替我们病人考虑。”了解到社区开设了疫情咨询电话及入户随访小分队,但缺乏专业医疗人员,司医生立即表示自己可以担任。“我有些发热,不是被感染了吧?”“小孩需要接种疫苗了,现在去医院会不会不安全?”面对居民的询问,司医生都会温柔、耐心地一一答复,宽慰居民。
每天下午司医生都要入户随访湖北来肥人员,“今天已经13天了,身体有没有什么问题?家里要做好消毒,虽然酒精方便一些,但84消毒液更安全,按照1:100的比例调配就可以了……”被随访的居民说:“每天被关在家里隔离,一开始我们很害怕,后来和司医生多次交谈,我们已经不那么恐慌了,在家里陪陪孩子,看看书,也很开心。”
有人回家,就有人守护回家的路。在薛河湾社区,有很多像司医生一样的志愿者,有退役军人、有小学老师、有普通的公司职员……他们也有父母家人,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他们却选择走出来,走到居民中,走到第一线,共同织密战胜疫情的防护网。
2月6日下午,竹西社区为民服务大厅里出现了一群“可爱”的身影,他们或是紫竹苑小区居民,或是紫竹苑小区周边商户,纷纷带着“爱心”来到了社区门前,在危急时刻,缓解了竹西社区防疫物资的紧张情况。
“我这里有消毒的,你们拿去用!”紫竹苑商铺中标商户胡磊拎着几大桶的消毒水和酒精来到了社区服务大厅,听说疫情防控物资紧缺,他特意托人从阜阳订购了一批酒精消毒液和84消毒液,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送到了社区。
“你们天天在小区一线执勤,我们也想出一份力。”说这话的是辖区西柚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代表超市为社区物业服务中心送来了一箱84消毒液和消毒喷壶。
自疫情发生以来,紫竹苑小区的商户们都密切关注着小区疫情防控进展,在得知社区在开展防疫工作中急需消毒物资后,立即采取行动,捐赠物资支援社区,为基层防疫工作再添新力量。
2月8日,薛河湾社区工作者收到一条特殊的微信消息,“您好,我是季飞,我想缴纳1000元作为特殊党费支持防疫工作”,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季飞同志,电话中季飞激动的说:“我是一名预备党员,国家有难,我们责无旁贷,你们社区工作者也辛苦了,感谢你们一直守护着我们。”季飞是合肥市御邦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职员,是一名预备党员,也是薛河湾社区团总支部的委员,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对社区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