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常青街道竹西社区:党建引领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日期:2020-04-14 08:04 稿源:常青街道  字体:[] [] []

“你们好,这里就是我们的竹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现在我们所在的区域是为民服务大厅,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来办理。”机器人“竹小西”迈着轻快的步伐在各个区域穿梭,“红·五星”社区治理学院、居家养老中心、残疾人康复室、健康促进教育基地……

近年来,包河区常青街道竹西社区深入推进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致力于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经过努力,如今这里是合肥市最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这里老人颐养天年,孩子玩耍嬉戏,文艺爱好者一展才能……从家出门最多15分钟,就能遇见一处芬芳的“精神家园”。

一居一品,打造精神生活新家园

位于竹西社区的紫竹院小区是2009年合肥市十五里河中段片区综合改造项目,2013年底,崭新的紫竹苑小区拔地而起,群众陆续回迁,搬进新家“群众们由过去的村民变成了如今的居民,有人形容这是‘洗脚上楼’。”竹西社区党委书记张杰说,原先在城中村没有空间,最大的娱乐就是走家串户唠家常、打麻将,怎样让“上楼”后的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成为社区的一项重点工作。

根据街道提出的·五星”基层治理模式和打造“一居一品”睦邻党建项目竹西社区决定结合自身实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实践站是利用紫竹苑小区入口处的一座商业配套用房改建而成。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处于竹西社区中心位置,是15分钟即达综合服务圈,配置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设施,“让老百姓多一点活动场所,真正地实现老有所养、少有所学,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专属空间。”张杰说

广开言路,坚持民主协商好气象

由于紫竹苑小区的商业配套用房规划定位为“农贸市场加超市”的业态,如全部投入社区公益事业,势必让群众们少了集体收入。

为此,社区启动了协商机制,召开居民协商会议,广泛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功能设施及建成后对社区群众的好处面对有些居民的不理解,社区做了很多工作,引导群众从长远出发,为居民们算了一笔笔健康帐、文化帐,逐步打开了群众的心结。

怎样才能建起一座老百姓心目中理想的精神家园?竹西社区向社区的文艺爱好者和活跃人士发放了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民意,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归类、设计、布局等进行了逐一细化,“群众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功能设置上要动静分明、行动不便人员的活动区域尽量设置在一楼等。”

心系群众问需于民,情系群众不忘初心,这是竹西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座右铭”,也将一直坚守下去。

   心无旁骛,聚焦文化品牌专业化

竹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分为三层,总面积达到8691平方米,历时两年打造完成,目前硬件已打造完成,“红管家”服务驿站、书香大讲堂、青年之家、残疾人康复站、舞蹈室、居民自治中心等十多个功能板块初露芳容。

“我们计划五一正式对外开放,视疫情情况可能有所调整。”张杰说,今后,这里将成为竹西人真正的精神家园,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目的,“下一步,我们考虑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用更专业化的力量让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克服‘普遍开花’的现象。”

书画室里丹墨飘香,舞蹈室里婀娜妩媚,阅读空间书香四溢,儿童游乐欢声笑语……在不久的将来,“书香竹西”的魅力将声名远扬,让每个人感受“精神芬芳”。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