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常青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以党建微网格为单位,推深做实公共服务、为民服务、志愿服务等工作开展。
突出一个“广”字,多方力量参与管理。辖区薛河湾社区针对前期6个网格分别反映的道路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以网格为单位,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召开道路交通整治工作座谈会,各网格长、小区物业代表、居民代表、辖区单位以及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参加,会上各方代表分别针对各网格出现的问题踊跃发言、进言献策,物业对小区及商业街区停车位进行优化管理,缓解停车难问题;居民代表商讨道路停车位收费标准;辖区单位西递中学建议设置“护学岗”保障学生出行等等。多方参与管理厘清了工作方法,压实了工作责任,制定了解决方案,形成了共治合力,提升了服务效能。
聚焦一个“特”字,创新推进网格服务。辖区油坊岗社区在做好网格化服务工作的同时,推动特色化网格管理,依托淝南家园二期复建点的家园建设和民工服务,积极开展工地网格化工作。推出主题为“爱心志愿进工地,网格服务暖人心”的公益活动,志愿者“组团”为近500名建筑工人送去理发、体检、衣物修补等多项免费服务项目。通过推行“3+X”工地农民工服务日、设立农民工书屋以及组织居民质量监督小组参与家园建设治理等多方面的服务,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从而更快更好的建设家园。
抓住一个“变”字,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建筑类企业没复工,零散、随机性的活少了许多,面对这种变化,常青街道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积极主动出击,尽最大努力帮助临工在困境中突围。该中心尝试“临工共享”模式,一方面详细了解临工就业工种、原合作方、工资标准等信息,另一方面联系对接了200多家用工单位,包括制造类工厂、保安公司、保洁公司等,为双方搭建桥梁,点对点、一站式接临工上班。目前通过“临工共享”,解决了近2000人次就业。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凡表示:“跨行业的“临工共享”模式目前是应对疫情影响的权宜之计,未来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质量地“共享”临工,还需要中心后期积极探索提高临工的技能水平,打造一专多能型的临工技术人员。”
务求一个“实”字,倾心为民解难纾困。辖区淝南社区党委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主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企业居民提供贴心服务。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个体门店,向私营业主讲解疫情期间税收、社保等方面的政策,现场解答了私营业主提出的政策咨询、疑问。积极联系辖区内的合家福、生鲜传奇和亚冉酒店等用工需求量较大企业的用工需求,利用网络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等工作平台进行发布,让有意向找工作的居民能通过这些方式关注到招聘消息,有序推进就业和招聘工作的开展,避免了人群聚集带来疫情隐患。此外,社区还在疫情期间为两个失业人员办理了失业金,申报了一个大龄困难对象,真正用心、用情为群众解难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