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梳背桥社区成立于2019年12月27日。社区东起宿松路、西至合作化南路、北达十五里河河道围合区域以南、南至312国道,总面积约合1.36平方公里。辖区有合肥南动车运用所、万安路中学(在建)、中海环宇天地等单位,现有中海央墅、建发·雍龙府、融侨·观澜等住宅小区。
为充分贯彻落实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梳背桥社区以“红·五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为指导,着力做优社区、精细服务、精准治理,以社区党支部为主体,吸纳辖区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建立“党员带头、社工支撑、义工助力”的服务模式,构建起社区党支部与居民紧密联系的一条“红色纽带”,让社区服务更专业、更精细。
“一路同行”,“资源联盟”强治理。打造“一路同行”党建品牌,成立“同心桥”志愿者服务队,吸纳辖区企业合肥南动车运用所等资源,携手打造“圆梦之旅 青春宣讲”、“公益田园”特色党建志愿服务项目,组建由党员、团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动车青年宣讲队”。以中小学生及辖区居民为服务主体,积极开展理论宣讲、科教知识、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等活动,形成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打造楼宇商圈党群服务站,与辖区中海地产公司及环宇天地街区商户成立“红色”商圈联盟,社区党支部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完善各类为民服务项目,推出为民服务清单,带领商圈企业、商户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党建搭台、商户唱戏、居民受益的红色商圈环境。引导商户走进小区广泛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与社区形成良好互动,成为社区加强治理的有力助手。
“两工联动”,“志愿联盟”优服务。梳背桥社区是新成立的城市社区,辖区居民相互之间熟识度不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未被调动。梳背桥社区以项目破题,在前期充分走访调研基础上,形成“党员带头,社工支撑,义工为辅”服务模式,通过打造“家有好‘邻’”、童心同益两个微公益创投项目,开展文体活动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微节庆(春节包饺子、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重阳节老人生日会等)等社会融合类项目,加强与辖区群众沟通交流,从而在活动中挖掘热心群众、退休党员、热心家长等加入社区志愿队伍,由社区引导以达到居民自发组建各类活动队伍,形成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局面。此外,社工、义工还走进小区、走进企业,摆台设点,接受惠民政策咨询、提供便民服务、宣传文明创建要求并听取意见建议。“党员带头,两工联动”服务模式不仅是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社区矛盾、促进居民融合、提高自治水平的平台。
“三方聚力”,“议事联盟”应诉求。为更好协调解决群众意见,提供群众真正需要的服务,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同心圆议事厅等建设,为社区、居民、企业搭建议事平台,凝聚治理力量,让居民意见建议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反映到社区。在网格员日常走访中,常常会听到居民反映的小区内夏天蚊虫多、冬天寒风冷,没有可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室内场所;居民小区内只有简单的滑梯、秋千等设施,孩子们缺乏学习科普及做手工的实践课堂等问题。社区梳理后,将居民需求分为即时解决、活动推动、项目定制等途径逐一回应。在“红管家”党群服务驿站选址问题上,社区党支部牵头召开由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社区义工、社工、居民代表组成的党建联席会,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最终达成解决方案,选定中海央墅小区内高层A3栋架空层,设置党员活动室、同心圆议事厅、便民服务点、书吧、手工活动室、休闲娱乐室等功能分区,以满足居民日常的娱乐休闲需求。
下一步,梳背桥社区将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在做深社区服务、打造党建品牌上下功夫,走稳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