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路街道东陈岗社区属典型的老城城市社区,辖区共有物业管理、单位自管、无主管等各类型小区等26个,绝大部分属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老年人口集聚、物业管理缺失的问题较为严重。近年来,东陈岗社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8文件精神,围绕区委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要求,创新推出“红色领航、事务共商、服务共做、难题共解、文明共创”的“一领四共”小区治理服务模式,聚焦提升组织力,扩大条块参与度,增强党群认同感,有效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让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红色领航聚众力。坚持围绕“组织进楼、服务进家、协商共治”的工作目标,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社区延伸到网格、小区、楼栋。依据人口数量,以主次干道及街巷支路为界,将辖区划分为8个网格,成立网格党支部,由社区“两委”人员担任网格长及支部书记,建立网格人员职责清单和工作笔记,实现网格管理服务常态化。采取党群家访、服务进家、日常探视等形式,积极发动居民党员骨干担任党小组长、楼栋长和志愿者,目前共建立起楼栋党小组31个,发动党员骨干68人、居民骨干308人,与党建共同体单位签订共建项目8个,构建起网格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党建共同体单位等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使社区党组织联系群众有了“新桥梁”,服务为民有了“好帮手”,解决问题有了“主力军”。
事务共商解民忧。东陈岗社区党委按照1+6+X的模式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协商委员会,在重点小区成立协商议事会,协商工作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代表、居民代表、人大及居务监督委员会代表、政协委员、物业公司代表、乡贤及社会组织代表等参与,涉及的事项利益相关方,根据协商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社区党组织每周进行一次协商事项梳理汇总,建立起“六有我”的共建机制——楼门小事我来管、邻里困难我来帮、发现问题我来提、解决事项我来参、反馈结果我来讲、和美平安我来保。如送变电家园小区居民通过小区环境定期巡查,提出小区杂草丛生、居民乱拉电线、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不文明养犬等问题,社区通过党组织牵头,召开物业人员、居民骨干参加的小区议事会,形成解决问题的项目化清单,社居委、物业公司、居民骨干三方分工落实,并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和落实反馈机制,让问题得到真正落实解决。今年以来,社区共组织召开小区议事会16次,为居民解决烦心事50余件。
服务共做促和谐。东陈岗社区凝聚一批由资深社工督导、机构运营主任、一线社工组成的跨专业、多元化管理团队和服务力量,巧妙借力,链接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有效扩大了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充分利用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力量,积极参加微公益创投活动,孵化组建和美卫士、爱心来敲门、连心桥等12支志愿者队伍,常态开展春季送政策、夏季送清凉、秋季送健康、冬季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形成红色头雁志愿服务、情系桑榆为老服务、彩虹课堂儿童服务、探寻节日之美、健康徒步服务等5个项目服务品牌。深入细致的志愿服务就像一个个“红色细胞”,深入居民的“血液脉搏”里,给社区带来激情和活力,架起邻里和谐和睦的桥梁。
楼栋共治创和美。针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精细化不够的问题,东陈岗社区积极在小区推进以楼栋微治理、景观微更新为代表的“二微治理”,按照“自己家园、自己做主、自己出力”的自治模式,利用街道小V基金建立红色引擎物业服务、幸福邻声楼栋自治、特殊群体日常探访等项目,紫荆花园小区热力站改造、送变电家园小区果树认领、金龙苑小区楼道清理、小区定向越野等一批活动成功实施,拆解难点、消除痛点、打通堵点,许多老旧小区纷纷开启“逆生长”之旅,以“和美”为关键词的同心圆正不断延展扩大,以送变电家园和金龙苑小区为龙头,社区初步形成了基础型“和美楼组”、活动型“和美广场”、自治型“睦邻小区”三位一体、点面结合的 “和美家园”治理体系。
文明共创展新颜。东陈岗社区以“大党建、小网格”为中心,发挥党建联盟单位、物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各方作用,变单干为协同,化被动为主动,解决小区文明创建重难点问题。如与省水文局开展“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清扫小区广场活动,与物业单位开展除“四害”活动,组织居民党员开展认领小区果树园活动,组建巡逻队开展日常巡查活动,重点整治乱停车、楼道乱堆放、毁绿种菜、地面垃圾等问题,确保每个区域不留“死角”。严格落实网格责任制,建立网格问题分类处理机制,一般性事务由网格责任人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由网格责任人协调物业处理,紧急性工作或不能独立办理的,由网格责任人上报街道联动执法中心处理,确保每个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