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包公街道头雁工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目标,包河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为方向,依托“两级中心”建设,以项目化运行为手段,创造性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类资源,孕育打造社区学院、议事协商平台、五社联动、法治教育等四大法宝,吸引不同层次的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社区协商、社区服务,促进居民自治,充分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打造乐活、和谐、温馨的和美社区。
社区学院培育治理主体
包河社区学院以“开放共享、全民参与”为工作思路,以“学习、互动、参与”为出发点,梳理整合社区现有教育文化资源,通过系统的社区学院课程,培育社区工作者、两委成员、党员居民骨干、社会组织等各类治理主体人才,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截止到今年7月份,社区学院第一期基层社会治理班51名学员顺利结业。11月21日,第二期群雁人才培训班正式开课,此次共招募52名学员。
民主协商提升治理能力
秉着“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包河社区党委组织建设了由“社区两委+领头雁+社区律师+楼栋长”组成的群雁协商议事会。居民群众借助议事平台“讲困难、说问题、诉烦恼、谈意见、提建议”,真正做到了居民自治、民主协商。今年以来,社区党委先后组织召开七次群雁协商议事会,同楼栋长、党员居民骨干集思广益,相继解决了高开厂老旧小区13号楼下水管道改造、棋牌室基础设施建设、共享单车清理、承重墙恢复、保安人员强化、微型消防站建立等一系列与居民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协商通过了粮食局老旧小区改造中遇到的拆违拆临、下水道改造、管线整理、道路堵塞等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居民自治能力,提高了居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社联动提高治理效率
包河社区党委实施“双引双培”工程,积极引入区域共建力量和社会资源。在包公街道引入专业评估机构跟踪项目实施、专业社工督导、培训的支撑下,包河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引导泽田心灵驿站、社区诗书画苑等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申报了“耕耘心灵”、“文轩墨香”、“良质美手”等微公益创投项目,全面共组织开展活动30余场,参与活动人数总计达到900余人。项目化的运营让社会组织更加富有生机活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法治教育保障治理基础
2018年9月,社区正式聘用法律顾问,免费提供线下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矛盾调解、专项讲座、居规民约审核等六大特色板块和线上“互动问答”、“以案释法”、“普法微视频”三大特色普法模式。全年共计开展防震减灾、防校园欺凌、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讲座法律讲座10余场,接受免费法律咨询30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16起。2019年,致力于“红色领航 和美小区”建设,社区党委在粮食局机关大院组成了由社区律师、民警、网格员、物管员、党员为一体的红领先锋,作为和美楼栋邻里贴心人,矛盾调节剂,为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夯实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