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包公街道包河社区党委:党建引领“四重奏” 唱响和美“睦邻曲”

日期:2020-08-08 08:08 字体:[] [] []

近年来,包公街道包河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两级”中心建设为抓手,聚焦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通过搭平台,建阵地,强活动等方式,拓展邻里项目,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从邻里情、邻里乐、邻里学、邻里助四个方面入手,融洽邻里关系,营造“邻里一家亲 共建和美小区”的和谐氛围,将居民各项需求落到实处。

一、搭建平台,“邻里情”流转在社区

围绕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求,结合前期党群家访,包河社区党委选育了包括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栋长、单元长等在内共计36名领头雁,成为小区治理“主心骨”,定时召开群雁协商议事会,出点子、谋思路,协调解决各类“疑难杂症”,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能力,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共建共创和美小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社区党委积极搭建睦邻议事厅、共治协商议事会等平台,培育社区律师、辖区片警等多个“主力军”,开展建言献策、民主协商、法律咨询、邻里纠纷调解等专业化服务,使得社区管理和服务更贴近社情民意,更加让群众满意。通过协商平台,集思广益,共解决老旧小区下水管道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邻里纠纷调解等各类问题70余件,真正做促进了邻里和睦、楼栋和谐、社区和美,让‘邻里情’流转社区里。

二、创新活动,“邻里乐”蔓延在社区

社区将依托包公街道综合文化站、包公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包公街道社区学院三级阵地优势,吸引文化联盟单位的群团组织参与活动。在发挥辖区党建文化联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群众。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社区春晚、春节前夕写春联、元宵佳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门,主动认识左邻右舍,建立彼此的信任和友谊。今年以来,社区共开展各类活动达20余场,居民参与人数达千人。

对于“泽田心灵驿站”、书画院、银龄摄影协会等社区原有的“草根”文艺,社区计划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同时,与居民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公益微创投实现项目化管理,突出创新发展,逐步扩大志愿服务团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各类社会组织朝着专业化、亲民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潜移默化中感受和领会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感情,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馨。截至目前,社区已申报上耕耘心灵、良质美手、文轩墨香三个公益微创投项目,全面累计共开展活动30余场,服务居民达千人次。

三、红色引领,“邻里学”活跃在社区

由包河社区党委牵头,将“邻里学”与红色领航和美楼栋建设相结合。打造特色楼栋文化,让红领先锋、“家风赞八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民公约、邻里打油诗等镶嵌在红色楼栋中,供居民参观学习。同时以楼栋单元为载体,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如组织专家学者、社区两委、党支部书记到楼道讲党课,传播党的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邀请辖区道德好人、邻里互助模范分享心得体会;组织楼栋居民学唱红色歌曲、朗诵革命诗歌,接受红色教育。在集体学习中,进一步增强楼道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家门,以邻为善、以邻为亲、以邻为乐。

四、区域融合,“邻里助”行动在社区

搭建互助桥,邻里一家亲。为让“邻里情”持续升温,社区党委充分调动辖区共建单位、驻地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依托社区爱心储蓄银行,积极开展邻里守望互助志愿活动。同时设立志愿嘉许激励机制和评优评先机制,以积分兑换、志愿者表彰等形式,集区域之能、邻里之力,动员楼栋居民主动帮扶社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因病致残致困等社会弱势群体,深刻诠释邻里友爱、团结亲善、守望相助的美德真谛。

今年以来,包河社区党委共开展“走访慰问困难户”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帮扶困难群体200人次,携手省地矿局、省统计局等共建单位帮助60余户家庭圆梦微心愿。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