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找我来调解纠纷,都是左右邻居,能帮上忙的我义不容辞。”今年65岁的杜学理一直热心帮社区居民调解纠纷,成为社区居民口中的“金牌调解员”。
2019年,包河区大力推进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包公街道炳辉社区同步实施“梅花桩”小区治理项目,在选育小区治理“头雁”队伍时,涌现出一批热爱公益事业,关注小区治理的“头雁”们,他们的出现推动着社区和小区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和美小区建设注入新动力,而杜学理正是其中的一员。
杜学理是炳辉社区的老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自2004年退休后,他无偿担任着社区党支部党务工作者、民生工程宣传员等,但说到他最擅长的,那肯定是社区调解员这个角色。社区调解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严谨的工作。做好了,就能控制当事双方的情绪,化解矛盾,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做不好,就会出现火上浇油的情况,激化矛盾,让事态愈演愈烈。
辖区内的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宿舍是一个老旧小区,前段时间27号楼303室因装潢造成楼下203室厨房和卧室渗水,因赔偿问题双方协商一直未达成一致,随着情况不断加剧双方矛盾越发激烈,楼下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楼上的施工进度被迫延迟。僵持之下,203室的业主便找到杜学理寻求帮助。在道明缘由后,杜学理说道:“楼上楼下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大家都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呢?”在杜学理几次登门拜访和几方耐心沟通下,双方达成满意调解结果,两方业主表示:“老爷子您做事不偏不倚,为这个事情辛苦您来来回回跑了那么多趟,能把这个事情圆满化解多亏了您,真的太感谢了。”
由于每天接触各式各样的居民矛盾,杜学理有了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即找准纠纷症结。住在省物化探院的姜大爷这两天便找到了杜学理,因为爱人患病,经常和左右邻居发生矛盾,在家里也时常吵架拌嘴。姜大爷这次来是想请杜学理帮忙出出主意,看怎么能缓解这种状况。杜学理听后,一边安慰开导姜大爷,一边为姜大爷出谋划策。杜学理为姜大爷推荐了一位知名专家的门诊,在诊治其爱人的疾病方面有大量经验。但门诊号在网上很难预约到,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去医院预约挂号来回路程又比较远,于是杜学理找到社区,请家住附近的社区工作人员帮姜大爷代为预约。姜大爷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连连道谢。“您找到我就是信任我,这些小事微不足道,您别客气。”杜学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