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包公街道河滨社区将特色品牌管理模式引入社区,进行“共驻共建”的品牌化建设。半年多以来,初见成效,新的党建服务模式在建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工作中切实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警民共建 打造“安心”社区
河滨社区党委通过深化警民共建,在区域化党建的内涵上做足文章,用最少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辖区民警刘警官每月定期在社区内召开警民联调会议,辖区居民,党员代表、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参会,会上通报近期辖区内的四类可防性案件发生情况,对发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警民联动,切实维护好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努力减少四类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党员共建 打造“暖心”社区
河滨社区区域面积10万平方米,常住户1997户,常住人口约2880人,流动人口415人,党员169人。针对社区内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社区党委多次组织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职党员积极组织辖区内的党员带头清除卫生死角,对社区内张贴的小广告和小区整体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党员们不怕脏、不怕累,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值创建文明城市之际,党员们更是多次在辖区内捡垃圾、除杂草等,社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河滨社区结合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工作,在辖区内成立了红色楼宇志愿者队伍,队伍由楼栋党员组成,在小区内进行定频次的安全巡查、环境清理工作,确保辖区居民的安全和卫生环境,充分发挥了党员社区治理生力军的作用。
多方共建 打造“悦心”社区
搭建居民区自治共治平台。随着居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自治的意愿强烈。社区党委鼓励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企业搭建各种共治平台,引导和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对于一些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定期举行联合协商议事会议,邀请物业企业及各方代表参会,现场听取居民的意见,答疑解惑,强化了居民与社区的沟通,协调了各方利益关系,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管理。多方共建的协商议事机制,为社区开展各项工作铺平了道路。
社区是城市的“活细胞”,“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社区建设的宗旨。社区党委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品位、提高社区凝聚力,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党委将继续努力,把社区营造成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组织和谐、人际和谐的新型现代化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