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塘村党总支部积极探索基层管理服务新模式,发挥“党代表工作室”的作用,将党员引向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第一线,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在党员、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
强化保障,明确职责。明确“党代表工作室”工作职责,一方面做好党务工作政策咨询、困难党员救助、党员志愿活动等;另一方面,重点做好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等相关服务工作。建立了来访接待、首问责任、情况报告等制度,并将工作职责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的监督。利用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加强“党代表工作室”的建设,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工作职责牌等办公设施。
深入基层、狠抓服务。以“党代表工作室”为中心,有效整合本村在职和无职党员资源,开展入户走访服务,重点是对有在征迁工作中有诉求的人群,登记造册,动态管理。对于村党员群众想办又不方便办的事,有“党代表工作室”联系村相关工作人员为其代办。
转变作风,立行立改。一是让群众看到了党组织的变化。村民反映,一开始看到“党代表工作室”没有太在意,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办理了有关事项后,发现真的有效果,原来认为党组织只是看得见、摸不着,没有想到党组织来到了身边。二是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的变化。通过“党代表工作室”不仅打牢了基层服务管理职能,也给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走进群众、了解群众、为群众服务的平台。通过与党员群众交流谈心、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集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党代表工作室”成为党员群众的“活动室”、“政策咨询室”、“事务代办室”,打通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