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居民和亲、楼栋和谐、小区和美”,大圩镇金葡萄社区党总支以楼里益“+”亲项目为抓手,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聚焦“组织进楼、服务进家”。目前,79组(金葡萄社区总共79栋单元楼栋)由楼栋党小组组长、楼长、各类楼栋志愿者和社区网格责任人组成的“组团式”楼栋自治服务团队在社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组团式”服务:新熟人圈促和亲
回迁初期居民交流较少,有些邻里邻居一句客气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却会投诉到社区和物业,或者在日常吐槽中生活满意度大打折扣。
自从开展楼里益“+”亲项目以来,“组团式”楼栋自治服务团队逐步建立并不断壮大,这个过程中,居民从起初不屑一顾“楼长都是干啥的”,到现在主动询问“我们楼现在有楼长么”,楼栋党员从“泯然众人矣”到积极参与楼栋党员活动,在环境维护、邻里互助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楼栋党小组组长和楼长越来越有威信,带动的志愿服务团队也在不断扩大。
楼长积极参与楼栋党员活动
“楼上谁家衣服掉下来啦,下班后到我家来拿。”“我在电梯里捡到一串钥匙,放在楼长家啦!”要说社区里最热闹的“场所”,楼栋交流群肯定排第一位。从楼栋党小组组长和楼长一户户敲门的熟识,到楼栋交流群的火热,新熟人圈逐渐形成,大事小情第一时间掌握,党的声音传播、新婚喜事庆贺、新春佳节恭贺、家庭纠纷调解、健康卫生关爱等,及时走访帮扶,党组织与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和美堂屋:新邻旧里话和谐
“堂屋”是传统乡村民居中起居会客的地点。回迁后邻居不再是亲戚熟人,在社区日常走访和楼栋服务团队开展服务时,很多居民反映“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自己却有了“乡愁”,出了门谁也不认识谁,不热闹,不得劲!”
于是,有楼栋党小组组长和楼长牵头,自发将单元门口、自家客厅利用起来,和美堂屋便是大家的“公共客厅”,认识新朋友,讲讲为难事,说说好事情,和亲在楼栋。楼栋党小组组长和楼长利用和美堂屋的交流开展宣传教育和文明引导,聊着菜价顺道普及一下食品安全知识,说起谁家孩子有出息当了兵便宣传一下优抚政策,哪位老人说到在家无聊给他介绍一下社区老年活动,暑假了招呼大家加强孩子安全教育,下雪了提醒大家注意用电取暖安全……
楼长组织居民在堂屋“交流”
A区17栋的楼栋党小组组长兼楼长陈荣孝在家里组织茶话会,参加活动的王奶奶动情地说:“之前我觉得住小区会不适应,没想到社区这么为我们着想,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不仅生活条件好了,乡里情也没丢!”
头雁工程:新朋旧友创和美
“大姐,现在进楼栋要刷门禁卡,你看,这样就可以进门啦!”B区13栋的楼栋党小组组长兼楼长陆敏正在单元门口教居民使用门禁卡。经过前后几周的宣传动员、征求意见和志愿者轮流值班引导,B区13栋成为第一栋成功常态开启门禁的楼栋。
作为一个新型城乡融合型社区,社区老龄化比例高,看似很简单地门禁卡使用也会出现新问题。在像陆敏这样的“头雁”带领下,成功常态启用门禁既增强了楼栋的安全保障,也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在楼栋里的凝聚力,提高了居民对党组织的认可。
“头雁”教授楼栋居民使用门禁卡
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创造“小事主动办、大事一起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社区党总支通过“头雁双百”工程培育两支队伍参与社区治理,即以社区工作者、社工、楼栋党小组组长、楼长为主的“头雁”队伍和百位以“三会”成员、各类协会负责人、志愿者骨干为主的“志愿”队伍。并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孵化培育了近20家社区社会组织,并已登记备案。
中秋团圆宴
中秋团圆宴上老人们的笑脸,楼栋宣讲时居民们热烈的掌声,为困难居民维修家电时他们感激紧握的手掌,这些由各类头雁带领开展的服务项目,像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奏响着一曲和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