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区居民“洗脚进城”、“从渔民到市民”的转型期身份认同困惑和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方兴社区康园党总支认真梳理小区软、硬件建设情况,摸排存在问题和群众需求,有针对性的发掘一批小区治理和服务项目,交由党员认领,并在开展过程中逐步形成项目申报、支部初审、党委批复、过程监督、第三方考核的一整套运转机制,开拓出一条回迁小区的项目化党建新路。?xml:namespace>
一是改造硬件,大力打造平安小区。安全是居民的第一需求,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电梯、消防、车库等设施设备陈旧、维保不到位等问题,康园党总支在报方兴社区党委批准后,申报“智慧小区”建设试点,全面开展改造提升工作,通过申报资金扶持、引入专业公司、引进社会力量等方式,耗时一年,消除电梯隐患60余处,改造消防管网近30处,清理地下车库乱堆杂物5车,“僵尸车”近20台,新建晾晒点、休闲步道、文化长廊10余处,补种补植乔木类近200株,小区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在这些工程实施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过程公开透明,根据工期和需求明确监督项目,由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党员成立物业监督党小组、工程监督党小组认领项目,全程监督施工过程。
二是宣传引导,着力提升居民素质。为有效改进“洗脚上楼”的居民们出行和居住习惯,适应新时代新生活,康园党总支有针对性的发起了“文明出行”、“车管家”、“移风易俗”等项目交由党员认领实施。从不闯红灯、过马路走斑马线、有序停车、红白喜事不大肆操办等细节做起,宣传引导回迁居民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适应城市生活,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两年多以来,“文明出行”项目党小组从一开始的4名党员在小区门口引导出行,发展到近20名党员在小区各个路口义务值守,到附近中小学门口志愿辅助交通,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赞誉。
三是整合资源,全力保障服务民生。服务,一直是康园党总支的追求和主旨,为此,通过了解群众诉求,引入社区和辖区驻地单位资源,分别建立需求库和资源库:需求库是从居民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由党建创新、民生服务、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各类项目组成;资源库则由辖区党员、党小组、热心居民组成;通过党建项目认领,把项目需求库与资源库进行有效对接。比如针对小区内孤、寡、残疾群体发起的“巾帼关爱”项目,有退休妇女党员认领,每周走访困难群众,完善困难群众资料库,截止目前,共走访看望群众86户。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