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安徽省法学会党组与方兴社区康园党委结对共建座谈会在康园睦邻生活馆召开。近期,以电信诈骗为突出表现形式的新型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而康园小区部分居民因征迁手里握有一笔相当可观的可支配收入,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狙击的对象。安徽省法学会是省法学界、法律界的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康园党委立足康园小区亟需专业法援的实际,致力于与省法学会党组建立深入紧密、双向互动的结对共建关系。在此次座谈会上,双方就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展开了深入讨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活动。与康园小区的“志愿10号”服务相结合,借助“志愿10号”的群众基础,在小区内设置法律服务宣传台,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宪法》《反家庭暴力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小区居民初步形成法律观念,培养法律素养,知法方能守法和用法。
二是建立项目化的专题法援服务。针对一些有突出代表性的法律防范风险,以项目为载体,建立专题法律咨询或者援助方案。例如现阶段层出不穷、形式多样的电信诈骗问题,由康园党委预先收集小区居民最常见、最关心的问题,并结合康园小区居民实际,开展防电诈系列专题法务项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漫画或者情景剧的形式识别电信诈骗,遇到疑似电信诈骗该如何寻求帮助等。
三是实施疑难问题一对一法援帮扶。针对一些非普遍性但涉及金额较大,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法律纠纷问题,建立一对一的法援帮扶制度。例如,康园小区作为大型回迁小区,之前房产证并未办理,但小区房屋交易时有发生,这其中隐藏的违约风险和漏洞极易产生法律纠纷,并且很难溯源和界定。而此类疑难问题是回迁小区房屋交易普遍存在的问题,省法学会党组在为小区居民提供定点法援的同时,也能以案例的形式,充实相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素材,从而形成双向互动的结对共建关系。
下一步,康园党委与省法学会党组将努力构建普法常态化+专题项目化+难题案例化的共建机制,联合打造的“党建引领+法援服务”的党建品牌。在充分发挥共建单位专业性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能为共建单位提供一定的素材和资料的积累,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良性共建关系,让在职党员来社区一线报道不是一纸空谈,更不是额外负担,在职党员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