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十一上映,其中一个片段《相遇》让数人感动不已:核弹研究员遭受辐射后依旧隐姓埋名,甘做无名英雄,保密国家机密项目,直到核弹爆炸成功,这些默默为国家奉献的人才慢慢被熟知。
在我们辖区就有这样的人。现年65岁的高东,家住在金斗社区中海湖滨公馆小区,退休后在社区搭建的志愿者组织平台中,成为金斗社区中海志愿巡逻队中的一员,他热心公益,每周都在小区内开展巡查工作,劝导不文明行为,为和谐小区建设无私奉献。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种身份鲜为人知。
危险特殊岗位,无畏坚守数年
在新疆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有一个地方,1996年之前任何公开出版的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痕迹。它的名字叫马兰。它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却淹没在茫茫戈壁的最深处。马兰有什么?这里有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的核武器实验基地。主要担负我国核试验的组织指挥、理论研究、测试分析、工程技术和勤务保障等任务。
高老就曾在马兰核弹试验基地工作了12年,主要工作是核弹爆炸后的样品收集,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和破坏作用让人们印象深刻,取样人员的危险性可想而知。就这样高老一干就是12年,12年的坚守无人知晓。
对党忠诚,保守不能说的秘密
1977年3月,高东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的入党誓词,铮铮誓言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确他做到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对党的忠诚与信仰让他坚持完成每一次冒险又艰巨的任务。
“一路上,部队用的掩体和试验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毁坏,面对辐射及各类放射源,大家每一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收集样品。那会不知道怕,就知道我要服从命令,我必须要去。”
1986年高东转业回到地方,结束了在试验场所有工作,却有一个任务永远无法停止,这是每一个马兰退役老兵都会坚守:保密协定,从入伍开始,“保密”要伴随老兵们走完余下漫长的人生。
直到转业至地方的十年后,核弹试验解密,他们的事迹才逐渐为世人知晓。
投身社区志愿,继续奉献自我
如今高老已经退休跟随子女来到合肥,在万年埠街道金斗社区安度晚年,在这里他参与了社区各项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的作用,小区文明巡逻、文明引导、安全保障、制止不文明现象等工作。他总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退休在家,不忙了我也乐意为小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曾经身披军装,在峥嵘岁月中披荆斩棘,在和平年代下抛洒青春。永不干涸的热血,那是他们曾经的战火青春,他们是曾历经战火硝烟的铮铮男儿,他们是一个时代真正的见证者。现在作为志愿巡逻队成员,他们依旧无私奉献,为和美小区建设添砖加瓦。向志愿者致敬!向退伍军人致敬!向老党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