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最基础、最重要、最艰巨的工作。连日来,包河区万年埠街道积极发挥“红色物业”党组织优势,广泛发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建起“党建+物业”的防控工作模式,全面延伸防控触角,带头切实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红色堤坝”,收好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整合资源,调好频道,发挥“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的作用。各社区以“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为阵地,安排各项防疫工作,畅通沟通渠道。通过利用“社区疫情防控”小程序、业主微信群、物业公众号、小区内设LED屏、落地喇叭等载体平台,向居民介绍新冠病毒的流行现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等相关防控知识,引导广大居民增强防护意识,做好防护措施,实现社区、物业、居民三方联动,将“人防+技防”合力并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全面营造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联防联控,红色代办,发挥“红色物业”专业管理服务优势。街道辖区面积较大,如何将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就需要做到“点-线-面”的全盘考虑。社区通过联合各物业单位,对小区楼道内、每层楼道走廊、地下车库的卫生死角等进行全面清扫消毒;对小区公共设施、公共通道门把手、电梯按键等按时消毒;要求业主对地下室、垃圾中转站等卫生死角进行重点清洁和消杀,确保疫情防控真正落实到“最后一米”。同时,通过开展“红色代办”服务,党员志愿者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收垃圾、购物资等保障服务,让大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度,切实做到“隔离不隔心”,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群众的“安全指数”。
“感谢云华社区志愿者,在我返程当晚,考虑到我需要进行居家隔离,外出不方便,通过联系后,他们按照我的日常所需,第一时间为我送来物资、消毒用品,虽然隔门见不到他们,但被大家惦记着,心里还是暖暖的。”辖区居民刘奶奶深有感慨。
群防群治,四方协作,发挥“红色堤坝”筑牢根基的功能特点。通过由“下沉党员干部+街道部门人员+社区物业力量+居民志愿者”等四方力量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全面夯实街道防疫工作。各社区通过发动小区党员、物业服务企业、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防疫工作,划分责任区域,将管理区域划分到各点位,党员先锋队全体人员冲在前,严管小区出入口。他们大多站在小区门口,宣传防疫知识、核查人员信息、登记外来人员、测量进出人员体温等。“您有没有去过湖北,车里还有人吗?”、“您从外地回来,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您回家需要隔离7天,日常生活物品的采购交给我们就行”……包河区万年埠街道云海社区党委书记聂少明带着口罩,耐心询问每名返程居民,千叮咛万嘱托,全覆盖、无死角对返程人员,特别是重点区域返程人员进行全面核查。因为社区返程居民较多,他甚至坚持加班加点每天拨打电话200多个,不落一户,建立动态台帐,做到“一人一资料、一日一更新、半日一上报”,密织“不漏户、不漏人”的排查网,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疫情冰冷,但我们却有这样一群热情似火的党员志愿者,相信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遏制疫情传播扩散蔓延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早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