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世纪社区和园网格党支部大力推进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积极整合资源,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逐步探索“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响应”的社区联动服务模式。即在党建引领下,把党组织延伸进小区、进楼栋,通过党员带群众,邻里自助、互助,实现组织进楼、服务进家。
强化党建引领,把“红色”带进楼栋里。和园小区为拆迁安置小区,现有党员200余人,但大多数在地党员在安置后并未进行组织隶属关系的变更,与现居地党支部的链接弱化,不利于红色力量的发扬和传承。针对此种情况,和园网格党支部通过活动组织、上门走访等挖掘热心党员,并召开楼栋见面会以自荐或推荐的方式选出楼栋党小组长,设立楼栋党小组。通过党小组长包联、党员结对帮扶等方式盘活小区服务,带动居民自助、互助。同时结合居委会组织的特殊老人访视、楼栋活动、楼栋巡查等贴近居民,让党建工作走进楼栋,走进居民家中。
激发先锋力量,让服务拥有“主心骨”。和园1栋的老党员徐吉保就是居民推选出来的党小组长。在其位谋其事。自从当上这个党小组长他就每天带个小本本在小区里、楼栋里转悠,遇到问题就记录下来并反馈给党支部。同时他还组织成立了“新乡贤”议事会并亲自担任会长,将小区各项问题、纠纷摆在台面上去解决,给小区居民创造了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在为民服务上,他强调要有“针对性”,因此,他主动与所在楼栋信息员进行对接,梳理本楼栋党员信息、特殊人群信息,动员楼栋热心居民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高空抛物宣传、探望高龄独居老人、便民维修等活动拉近了楼栋邻里的距离,也将党员的“红色细胞”调动了起来,徐吉保也因此被居民热心的尊称为“徐老”。通过走访挖掘和培训,和园网格党支部拥有了50多名像徐吉保这样的党员骨干、居民骨干,为居民提供安全巡查、社区营造、为老服务、便民维修、文明护学等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也为党员到党组织履职报到搭建了服务平台。
优化服务模式,让居民乐享自治成果。正所谓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居民群众是基层社区的根基,根基稳则民心齐,民心齐则社区和谐。当然为民服务也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必须见行动见实效,要不断构建全方位的资源网,网罗居民大小事。和园网格党支部充分利用楼栋里建立起来的红色力量,以楼栋党小组长为抓手,联合网格信息员通过上门走访进行居民需求调查。并对需求进行梳理分类,有针对性的组建社区自治组织,全方面满足居民需求,把服务做进居民心坎里。服务高龄空巢和独居老人的金色夕阳为老志愿服务队、以小区特殊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和乐维修志愿服务队、为小区孩子撑起安全保护伞的“老乡长”爱心护学队、为小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医疗志愿队……这一支支活跃在和园小区的居民自治组织,把服务的触角伸进了每一位居民的家中。
项目化运作、组团式服务,让服务更贴心。在提供服务时,社区社会组织并不是“单打独斗”,他们互相配合,形成了一条“需求统计-服务转接-需求落实-成果回访”的工作机制,“金色夕阳”为老志愿服务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团队的志愿者主要服务于辖区八十岁以上的空巢、独居老人,在日常走访过程中他们会把老人的日常维修需求、健康状况反馈给小区的志愿维修队和医疗队,由他们对其进行上门维修及健康监测,并形成常态,全方位满足老人需求。
社区治理不能是基层党组织唱“独角戏”,要充分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共治。而党员、楼栋党小组、社区社会组织则是最好的抓手,和园网格党支部将会充分利用身边的力量,在激发基层治理的活力的同时不断探索并完善“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响应”社区治理模式,把党对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