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望湖社区党委围绕党建、治理、服务三大主责,聚焦“组织进楼、服务进家”工作要求,创新实施“细小实”党建工作法,把群众需求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构建了居民和亲、楼栋和谐、小区和美的新格局。
一、工作推进从“细处”着眼
一是精细优化组织设置。按照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建设与网格建设同步谋划,推进组织体系纵向延伸,同时结合大共治工作开展,社区全员派驻至网格,力量下沉至小区,服务前置到楼栋,打通社区与小区之间的体系断档,服务断层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工作开展,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履行一岗双责,吸纳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兼任支部委员,共同开展和美小区建设。二是细致开展红色家访。社区全面启动红色家访活动,各网格党支部全面分析小区党员结构,分类走访在册、在地、在职党员,分步选聘党小组长(楼栋长),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发掘了一批热心党员,动员了一批专长党员,关怀了一些困难党员,走访记录一人一档,详细记录家庭、工作、生活、需求、爱好等情况,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三是详细制定各类清单。各网格党支部通过开展红色家访和网格巡查,主动查找问题,通过定期召开党群联席会、小区楼栋议事协商会、楼栋见面会,开门听取建议,各类问题建议汇总梳理后形成小区问题清单、需求清单上报至社区党委;党委根据问题清单解决的时间长短、难易程度制定任务清单,由社区党委督办、网格党支部领办、责任单位主办、相关部门协办,在时限内销号解决;党委根据需求清单,策划小区党建项目,链接党建资源,组建党小组、培育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精准对接服务,满足居民需求。
二、为民服务从“小处”着手
一是在小事上用心。老人吃饭难、家政保洁难找、缝补配钥匙没地方……,这一桩桩小事成了居民生活的大难题,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服务,需要社区将这些小事解决。今年以来,社区党委开展包括小区助餐点、理疗室、球趣馆、便民点等在内的和美小区建设民生“微十事”,着力整合社会资源、深度挖掘社区资源,发动小区党群力量,用心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二是在小处上用力。路面破损、垃圾满溢、杂物堆放、绿化破坏,这些物业管理上的问题时常发生,社区针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常态管理问题,开发了小区“特拍员”微信上报平台,小区党员群众通过手机将楼栋内、家门口的问题直接上报至网格,网格派单至物业及时处理,逾期未解决将在小区内通报。三是在小节上用情。噪音扰民、空调滴水、乱搭乱建等不注意生活小节的纠纷频发,社区专门成立了和事佬理事会,邀请小区内的老党员、居民代表、楼栋党小组长参与调解,上门化解,用真情感化邻里。
三、治理成效从“实处”着力。
一是党群连心增实效。“我是来自滨湖春天小区的林萍,很高兴被大家推选为楼栋党小组长,我将尽已所能为楼栋居民服务”。自今年三月以来,望湖社区开展红色家访,举办党员见面会活动,通过社区“走进门”,将党员“请出来”,被推选邀请的党员担当本楼栋单元的党小组长,在楼栋口“亮相”上岗,建立微信群、反映楼栋事、传递正能量。楼栋组织体系建立后,进一步架起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连心桥,使得党员作用发挥在事事处处,又让群众感受服务在时时刻刻,党群联系更加密切了,参与事务更加主动了,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了。二是协商治理出实绩。楼栋内的电瓶车私拉乱接充电,有很大隐患,请物业加强管理”,一场关于小区电瓶车规范管理的协商议事会在山水苑小区召开。由于建设遗留的历史问题,非机动车充电设备不足,导致居民充电难、停放难。网格党支部接到党小组长反映后,牵头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业委会、物业公司、党群代表、第三方设备公司研讨解决方案。经过协商,最终确定了可行性方案,进入改造阶段。小区治理需要共为共治,要整合多方力量,链接各方资源,通过类似的协商议事会、纠纷调处会,社区还解决了乱堆放、乱毁绿、乱饲养等小区居民关心的热点事务。三是工作作风重实干。自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启动以来,社区由“坐等群众上门”转变为“主动入户服务”,由“被动处理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各网格访家庭、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并以小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策划了“乐夕阳”敬老、“红日”便民、“四月哺育”婴幼儿关怀等一批楼栋党建服务项目,培育孵化小区功能性党小组、社会组织、志愿组织承接项目,引导党群参与到助老护幼、楼栋关怀、邻里互助等入户服务中来,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现已成为小区楼栋里最美的风景。
自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望湖社区通过“细小实”党建工作法,共计推选楼栋单元党小组长(楼栋长)110名,招募党员志愿者312名、居民骨干496名,策划楼栋党建项目12个,培育小区功能性党小组、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等32个。正是通过一个个细微的楼栋项目串联起整个社区服务的大框架,构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正是通过组建一个个楼栋党小组,实现了党员引领居民参与服务的新风尚;正是通过一件件小事的解决,取得了邻里更加和睦、楼栋更加和亲、小区更加和美的服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