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以党建传承枫桥经验 用初心服务辖区群众 ——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成立“红雁”调解室

日期:2019-07-30 09:07 稿源:1269362895@qq.com  字体:[] [] []

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魂”,人民群众是基层治理的“根”,包河区烟墩街道在依法治街中始终坚持与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党建+人民调解”新机制。我街自成立滨湖家园“红雁”调解工作室以来,充分发挥了优秀老党员在预防矛盾纠纷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

凝聚党员力量强健“红雁”筋骨

“感谢‘红雁’调解室让我们有了发挥余热的平台,‘红雁’不仅激发了我们这些老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让我们在解决如物业管理、小区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以及邻里纠纷等难题中献了我们的力量。”滨湖家园社区退休老党员沈焕银如是说。滨湖家园社区“红雁”调解室目前已经吸收了辖区近20位老党员。

滨湖家园社区积极吸收为人公道、热心调解、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老党员、老干部等加入“红雁”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领头雁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满腔的工作热情,行走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第一线。“老党员们的威信高、经验足、党性强、觉悟高,积极投身参与到社区调解工作,给居民们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滨湖家园社区书记卫勤说。目前,“红雁”调解员队伍中涌现出了优秀调解员陈尔友、沈焕银、黄家桂、沈承才等先进代表。

弘扬枫桥经验展现“红雁”风采

“有老陈这群老党员在,我们小区吵架的少了,唠家常、开玩笑的多了。”“我们小区的老党员们说实话、干实事,不仅小区环境好了,各种‘疑难杂症’也让他们给化解了,大家日子也越过越好了!”社区居民们对“红雁”调解员们赞不绝口。滨湖家园小区是安徽省第一个高层回迁小区,作为过渡性小区建设之初,在小区公共物品维护、公共事务和社区建设等方面较商品房小区有很大难度,加上小区居民以回迁户为主,熟人纽带成为了这个区域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居民口中的“老陈”,正是住在家园小区15号楼601室的老党员陈尔友,每当小区里邻里、物业问题矛盾激化时,老党员陈尔友总会上门协调,问题也迎刃而解。

垃圾乱扔、楼上渗水到楼下,家庭矛盾纠纷、物业纠纷等等这些最基层的小矛盾,政府无法大包大揽。我们需要一股力量协助我们进行基层治理”卫勤说。这样的力量,在哪里?以陈尔友为主的老党员们给社区干部带来了启发,“老党员在群众中有威望,大家都信任,协调解决问题很有办法,那不如就召集老党员们办个红色调解室吧。”卫勤说。截止目前,“红雁”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236起,调解成功率95%,群众满意度100%,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助推基层治理铸就“红雁”品牌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在滨湖家园社区书记卫勤看来,由社区老党员组成的调解室,一方面更容易拉近居民之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也有效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实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矛盾不上交,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红雁”调解室的成立,让小区居民的反映有回声,诉求有人听在老党员的劝说中,大家平等相待,让居民交心、更安心。烟墩街道通过成立“红雁”调解室,着力打造红色调解品牌,以“红雁”的示范引领实现以点带面,以先锋党员的个人魅力和名人效应,放大党员自身建设、价值理念、志愿服务的优秀特质和品牌效应,带动广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建工作在化解纠纷和服务基层作用中得到有力彰显,更好地走向基层、服务群众,让“红雁”品牌激发以一人聚众人的“磁场效应”(烟墩街道 周辰辰)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