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干净整洁的楼道,整齐美观的楼栋外立面,楼栋里左邻右里的欢声笑语,楼前广场孩子们追逐嬉戏,平日里留守儿童有人辅导作业,节假日楼栋会组织家庭间的互动活动……走进包河区枫丹园小区1号楼,映入眼帘都是这些其乐融融的人间“美景”。而编织这幅“美景”的不是别人,就是1号楼的居民们。
说起枫丹园小区1号楼的变化,1号楼居民李本友最有感触,因为在他的身上有两种“职务”——居民联络员、楼栋党员志愿者。当初,网格在1号楼招募楼栋居民联络员和党员志愿者时,他是第一个报名的;虽然身兼数职经常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但他却说自己能坚持下来最大的动力就是,他是一名党员。
为了让1号楼能在居民自治探索中能做出一个良好的示范,李本友和其他热心居民可没少花心思。楼栋搞活动怕居民不愿意参加,李本友和其他热心的党员志愿者就从1层到33层挨家挨户宣传,白天宣传不到,就晚上上门,实在找不到,他们就在楼栋微信群里发私信;为了把居民们走出家门,让他们愿意坐在一起互相交流,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组织了“元宵节楼栋派元宵”、“漫步塘西河,邻里一家亲”等多次楼栋主题活动。楼栋的留守儿童和老人有困难怎么办?当没有人站出来时,还是这些楼栋党小组,把楼栋里的“三在”党员都发动起来,让楼栋的党员们自觉认领这些困难任务,同时也拉近了居民党员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的联系…… 渐渐地,在楼栋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楼栋自治氛围、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等得到较大的改善,小区居民在楼栋公共事务参与、日常休闲学习及志愿服务活动中,全面提升了个人的素养和社会事务的参与能力,关爱邻里、关心楼栋成了很多邻里的共识。、
为将居民自治推向新的阶段,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党委认真谋划,结合社区“熟人计划”的工作精神,立足实际,深入学习并落实“两学一做”,在2016年初在枫丹园小区尝试推行了楼宇党建、楼栋自治、志愿服务等“三位一体”的居民自治新模式的探索,充分发挥党员尤其是“三在”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作用的发挥,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居民自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