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社区动员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利用党建引领楼栋自治的方法和策略?社会组织怎样孵化和培育?如何激发和维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当居民们遇到这些涉及居民自治、社区组织、志愿服务等有关社区治理的课题,社区治理学院将为他们邀请专家学者来到身边答疑解惑。
上月,全省首家社区治理学院在滨湖世纪社区揭牌,日前,随着学院的不断开课,居民们对这样“高大上”的学习方式也很是认可。
开课当日,来自合肥工业大学老师周军以《居民服务与社区自治的互联互动》为题开始授课,学生“听众”包括了社区工作人员、社会组织负责人及热心居民。理论授课过程中,每个人都认真听讲记录,而课程后半程的互动环节,则更受学员欢迎。
“周教授,我们设置了很多项目,但是成效不明显,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的观点是项目目标越小越精致,效果越好,不能太宽泛。比如说你们做的社区熟人计划,我觉得设计之初,就可以量化,今年我要让多少居民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彼此熟悉。”
随着专家的一一讲解,很多学员工作遇到的问题有了突破方向。“我们的队伍现在有50多人,大多是退休人员,热心公益,想为社区做点事。今天听了周教授的课,感觉我们的目标定位要修正,不是什么事都要介入。”清风居委会社会组织百姓事务协调理事会负责人王芬芬有感而发。
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治理学院面向辖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居民骨干及热心居民开课,年度教学计划分为春季和秋季两学期,全年必修25课时,选修16课时。目前,报名的学员有210多人,今天来了100多人。学员上了什么课,每次都有登记,翻看一下每个人的学员证便一目了然。学院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有集中授课、主题沙龙、实操训练、外出参访等。成绩按照学习记录、课堂表现和课后思考三个方面来进行认定,修满7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会予以表彰。
谈及社区治理学院建立的初衷,滨湖世纪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社区治理学院希望通过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强化互动参与,激发了社区工作人员、居委会成员、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居民骨干的学习积极性,打造出了社区特色品牌。据介绍,社区治理学院将坚持“立足社区、创新治理、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集“教、学、研”于一体,设置了包括“党建系列”、“居民自治系列”、“志愿服务系列”、“社区文化系列”、“社会组织系列”、“社区管理系列”等六大系列课程。授课导师的身份多元,不仅有高校教授。目标就是把学院打造成全省社区治理工作的培训基地,通过专家授课、经验交流、头脑风暴,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