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墩街道滨湖惠园社区党支部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结合实际,开创了“家门口”的3D就业空间,多平台、多渠道、多维度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订制式”立体就业服务。
发挥三大作用 摸清“底数”
社区充分利用就业信息宣传栏、就业QQ群、微信群等对上级下达的就业新政策和空岗信息进行宣传和发布,使辖区居民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就业联络员、党员志愿者与小区网格员的作用,成立就业宣传小分队、联合辖区单位打造资源“共享圈”、为重点人群提供贴心的全维度就业服务。就业宣传小分队对在劳动力范围内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目前登记社区劳动年龄范围内“两有”人员3785人,已就业3723人,失业62人。通过摸底调查,社区对辖区人员结构有了深入了解,对引导居民就业起到良好作用。
做好四心服务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对咨询及办理就业优惠政策的居民,社区做到“用心、热心、细心、耐心”服务。同时为其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推荐、跟踪反馈等服务。今年以来,为31个单位发布了招聘信息61条,申报各项就业优惠政策210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30人,申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5人,申办小额贷款1人,申办自主创业补贴7人,低保就业补贴7人。
多渠道助力 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
无论是应届大学生还是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事关每一个人。23岁的小蒋,2021年6月毕业于马鞍山一所专科学校,经过社区就业工作人员入户了解,社区有针对性地为她几次推送教育岗位信息,推荐工作并宣传优惠政策。这个女孩目前已进入辖区翰林教育培训机构实习,成了一名准培训机构老师,实习期的月收入为2000元,教育机构负责人表示通过实习期考核将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基本工资也将提升至3500元。
而41岁的王大姐要照顾在合肥四十六中就读初二的孩子,同时由于年龄较大想找一份合意的工作很难,再加上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各种条件制约她工作的地点不能离家太远。社区在了解情况后主动给她提供了与办公软件操作相关的技能培训,并就近推荐她到辖区春晖园小区物业公司从事客服工作,让她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既能照顾家又能赚钱贴补家用的工作,减轻了她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