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协商直接关系群众利益,是基层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包公街道航运南村社区党委积极打造“有事好商量”平台,推动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在日常居民群众矛盾化解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协商议事平台的作用,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搭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社区党委唱主角
2017年,航运南村社区党委打造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在小区成立居民议事协商小组,由楼长、老党员、物业、居民代表等组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至社区议事协商平台。按照商前调研、开展协商、报送成果、转化落实、评估质效五大议事流程解决各类问题。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有事好商量”平台,实现了社区协商与政协协商的联动,有力推动解决了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矛盾不出社区,化解稳定在基层。
由于经营不善,荣昌园原有物业公司只能撤场,小区环境脏乱差,违章搭建现象多发,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做好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唱好“主角戏”,航运南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确保服务功能最大化,依托协商议事厅,组织辖区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以及热心党员等进行民主议事,达成共识。荣昌园“自管小组”应运而生,小区也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再到“管得好”的转变。
强化平台优服务
“多亏了议事协商平台,要不然,这个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金湾嘉园居民方师傅谈及之前的金嘉园小区1号楼周边地面下陷问题,很是感慨。在他看来,“有事好商量”平台在社区基层治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充分集合政协委员的力量,共同为解决难题出谋划策。为及时解决地陷问题,社区利用这一平台,明确业主委员会、施工单位、第三方监理、物业等主体责任,顺利启用房屋公共维修资金,彻底解决了安全隐患。
航运南村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围绕热点问题,紧盯社情民意”作为“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明确协商什么、谁来协商、如何协商等内容,议题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关注小区物业管理、城市停车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张贴公告、发放征集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筛选议题并公示,真正做到“议什么由群众说了算”,打通了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社区还组织人员实地调研走访,积极做好“会前功”,获取第一手资料,并把协商活动搬到辖区企业、深入街头巷尾,倡导没有会场只有现场、没有官话只有实话的“简易协商”。今年,社区将航运西村“危旧房”改造、金湾嘉园托幼服务、风和园充电桩安装选址、姑娘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自来水宿舍雨污混接等列为年度计划,协商解决各类问题,推动一批民生实事得到妥善解决。
创新服务“新模式”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小区电表未统一出户,加上线路老化经常短路,用电问题成为困扰居民的一件大事。为此,社区依托协商议事平台,召集党员先锋、居民骨干等多元共治力量,共同协商解决电表出户问题。通过多方努力,成功申请到百余万元电力改造资金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航运南村社区采取“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实现面对面沟通、场内场外以及线上线下互动协商。社区可通过点单的方式,邀请辖区政协委员参与社区协商,发挥其特长与优势,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治理延伸,促进社区协商问题解决,力争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眼下,该社区正在升级“徽商量”微信小程序,不久之后,“百姓提事、党组织审事、协商议事、集中定事、协同办事、成果公示”更加便捷,居民自治积极性将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