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的‘红领哨所’就建在小区里,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带小孙子来,这里活动特别多,小孙子能在这里做手工、看书、画画,我也能和老姐妹们一起聊聊天、跳跳舞,现在生活丰富了不少呢……”提起“红领哨所”,家住欣园社区中铁名邸小区的马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红领哨所”是包河区烟墩街道在居民小区打造的党群服务阵地,也是建设红色领航和美小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和包河区委“红色领航”系列工程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烟墩街道坚持深化党建引领,以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为切入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调动多元力量,统筹社会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在辖区居民小区(网格)全面打造“红领哨所”党群服务阵地,依托党员群众和驻地单位共商共治、共建共享,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居民小区的有效覆盖。
打造为民服务新阵地,延伸党的组织工作触角
2020年6月,烟墩街道党工委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红领哨所”建设的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居民小区配套用房、架空层等场地,整合人员、资金、项目等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面推进“红领哨所”阵地建设,以实施“红领哨所”建设为着力点,延伸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触角。截至目前,全街共建成小区(网格)“红领哨所”14个,依托红色小阵地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小区和高层楼栋全覆盖,累计成立党员中心户和示范户227个,培育党员骨干891人,居民骨干2069人。
开创志愿服务新局面,筑牢党群关系“同心圆”
“磨刀磨剪子,修自行车修玩具喽……”在烟墩街道滨湖明珠小区,由8位爱心老人组成的“老村长”志愿服务队每逢周末就会在小区里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我们能帮助邻居们干点小活,还能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些,何乐而不为?”“老村长”志愿服务队的高合法老人说道。
在烟墩街道辖区的“红领哨所”里,这样的志愿服务队已经成立了近70支。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党群家访、党员招募等形式摸排发动辖区的热心居民、退休党员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便民服务、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活动,服务辖区居民5万余人次。其中滨湖明珠社区的“老村长”志愿服务队,滨湖家园社区的“亲、强、安、钉”管家服务队,西杭社区的“辣妈互助团”、竹园社区的“红竹护卫队”等一批队伍深受广大居民群众欢迎。
打通协商议事新通道,破解物业管理痛点难点
“这里是小区物业和‘红领哨所’工作人员联合办公的场所,设有民生事务代办点,对于仅靠物业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快速寻找到联合力量予以解决,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居民对物业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很多!”高速地产物业的工作人员说。2020年9月,烟墩街道西杭社区党支部以打造高速时代广场“红领哨所”为契机,推出“红色物业·红领哨所”红色双管家服务,物业与哨所间双向任职、党建共建、问题联解、服务联做,大大畅通了便民服务渠道。
烟墩街道党工委把建设“红领哨所”和打造“红色物业”作为抓基层治理的一体两面,在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中积极组建党组织,不断增强物业企业的凝聚力和服务功能。目前街道辖区内回迁小区已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另在7个商品房小区成立红色物业。红色物业除了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外,还增加了“红色管家”“红色图书”“红色维修”等特色服务,通过党建共建、党建联席会议等形式,链接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物业管理中的车辆停放、消防安全、文明养犬等痛点问题。
建立多元调解新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街道始终坚持与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党建+人民调解”新机制,在“红领哨所”内组建调解工作室,积极吸收为人公道、热心调解、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老党员、老干部等加入“红雁”调解员队伍,以“志愿服务+人民调解”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优秀老党员在预防矛盾纠纷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政法机关“四员一律”进网格活动,滨湖惠园社区在书香门第“红领哨所”里建立了包河区首个“四级递进”多元矛盾化解“惠解忧”工作室,积极链接审判员、检察员、警员、司法助理员、社区律师合力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自“惠解忧”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70余件,涉及物业纠纷、施工纠纷、邻里纠纷等,办结率达到95%。该做法获得了人民法院报、中国青年报争相报道。
接下来,烟墩街道将进一步巩固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成果,秉承“引领、融合、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依托红色“小阵地”释放服务发展的“大能量”,将“红领哨所”打造成党建引领的“桥头堡”、问题发现的“最前哨”、事务解决的“处理器”、信息传输的“中转站”、服务发展的“大平台”,构建党组织引领下的多方资源有效融合,各方力量携手共赢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