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是《民法典》宣传月,为充分认识《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制定的重大意义,做好法律的宣传、阐释及普及工作,近日,包公街道青年社区运用拓宽“三条路”工作法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拓宽“宣传路”,“线上+线下”并驾齐驱
按照“坚持什么宣传方式有效就用什么方式”的原则,青年社区党委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社区居民更加了解法律知识和法治内涵,一是线上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推送《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学习材料和宣传视频,营造居民群众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运用民法典浓厚氛围。二是线下宣传方式。为广泛宣传《民法典》,青年社区巾帼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分别在小区广场,沿街商家分发《民法典应知应会200条》学习手册和《信访工作条例》宣传单页,解答居民群众的法律疑惑,并在小区电子显示屏轮播法律知识,张贴宣传横幅,把《民法典》和法治元素融入小区广场、街道等宣传阵地。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图|巾帼志愿者在青年小区广场普法宣传
图|青年志愿者对辖区商家进行普法宣传
图|青年小区电子显示屏轮播法律知识
拓宽“活动路”,“单独+联合”灵活开展
为让普法教育提质增效,青年社区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进行普法宣传。一是青年社区妇联邀请辖区妇女同胞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座谈会,会议重点介绍了《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亮点内容,通过简单生动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会议现场畅所欲言的活跃氛围,让《民法典》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二是结合社区各类活动特点,在开展其他活动中进行普法教育,例如在社区党委开展的儿童绘画竞赛活动中,志愿者向陪同的家长们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民法典手册,引导家长科学家教,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居民对于《民法典》的知晓率,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
图|青年社区妇联开展《民法典》群众座谈会
图|儿童绘画竞赛活动普法宣传
拓宽“保障路”,“软件+硬件”提升环境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意味着家庭教育从“家事”变为“国事”。青年社区党委在普法宣传月将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宣传进社区。发挥社区在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把《家庭教育促进法》列入社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在社区会议室和活动中心摆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供在职职工群众免费取阅学习。同时组织社区各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法律知识测试,巩固学习知识,建立良好的法律学习氛围。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群众诉求点多面广的特点,青年社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广泛开展了《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教育活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将继续推动法律知识学习宣传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并将法律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