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湖世纪社区以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创新,逐步构建起“资源深度整合,力量深度联合,数据深度聚合,机制深度融合”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建队伍、动群众、领思想、促改革”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工作活力,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直面社区居民矛盾、有效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队伍”,发挥好组织优势
健全组织体系,把领着社区干部干转变为组织全体党员一起干。社区党委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成立商圈党委、金融行业党委、金融港产业园区党委、社会组织公益坊党总支、万国农贸市场党支部,组建9个网格党组织、16个小区级党支部,278个楼栋党小组,在小区楼组、楼宇企业、商圈市场全面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把党员力量激发出来。坚持重点工作党员先知晓、党员先商量、党员大会先决定、党员带头先行动“四先”原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红色家访、党群串门”活动,动员5800多名居住地党员报到履职,构建起以楼栋党小组长为主力的“三长三员”(楼栋党小组长、居民自治组长、物业楼长,网格员、信息员、部门工作人员)一线治理网络,建立党小组长担任群主的楼组实名制微信群、QQ群,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办好居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烦心事。把党建资源链接起来。组建党建共同体,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有机联结43家驻地单位党组织,推行“双报到、双报告”、红色创投、公益路演、公益积分评定、年度表彰通报等制度,调动和链接辖区党组织和党员中蕴含的人才资源,引领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动群众”,发挥好群团工作优势
组织凝聚以党组织建设带动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融合发展,把居民群众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滨湖世纪社区每万人拥有社区社会组织12个,把群众从家中动员出来,进入各类组织,提高社区组织化程度赋权支持。坚持社区治理为群众、社区治理依靠群众、治理成果惠及群众。每年设200万元社区居民自治专项资金,赋权居民组织和优秀骨干领办服务治理项目,平安文明巡逻、互助敬老、协商议事、楼组自治、志愿服务、文化体育活动、亲子教育等7大类530多个服务项目,交由278个楼栋党小组、121个公益性社会组织、72支志愿队伍、120多支文体社团组织实施,社区党组织提供资源支持、组织群众满意度评价,涌现出“红烛示范”、“红色邻聚力”、“小区110”等特色品牌。培训增能。创办全国首家社区治理学院,开设基层党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城市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文化六大系列课程,把社区工作者、居委会成员、楼栋党小组长、社区社会组织、志愿组织负责人等纳入培训对象,“百千万”工程效果初现,100多名社区工作者培养成治理能手、1000多名社区党员担任各类组织负责人、10000多名热心居民活跃在社区治理各领域。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在16个小区900余名在地党员中遴选出119名批有热情、有激情、有口碑、有威望,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好沟通协调能力的党员担任“红色小管家”,在上户走访、爱国卫生、安全排查、矛盾处理、议事协商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好小区“信息员、监管员、宣传员、调解员”,进一步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领思想”,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工作内容从注重解决具体问题转变为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社区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1所—13站—211点”三级体系,组建圆梦百姓宣讲团进小区、进公园、进楼栋宣讲,组织43家单位党组织举办党建共同体“联学联讲”,推动新思想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社区聚力文化引领涵养文明新风,持续开展八个到家、亲情六敲门等品牌活动,表彰最美滨湖帮客、最美家庭、感动人物等“十大领域”代表人物,推荐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家风、楼栋好人,大力培育有交往、有信任、有分享、有付出、有参与的新型社区文化,汇聚起见贤思齐的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般植根在居民群众的心底中。
“促改革”,发挥辖区丰富资源优势
健全共治平台,把社区治理从“各吹各号”转变为“吹响集结号”。社区依托党建共同体和共治理事会平台,将驻地单位、商户企业、大型商超联结起来,成立社区共治U基金,实行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制度,汇聚共治资源力量。创新共治机制。打造“社区微脑”、上线“世纪云居”,建立大共治智慧中心,实现多网合一、互联互通。高效整合综管员、网格员、楼组长三支队伍,构建“1+2+N”网格队伍体系、“4+X”综合执法体系,实现全域网格化管理,实现以“数据管理、区域联动、智慧支撑、精准服务”为依托的协同治理变革,形成社区治理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