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烟墩街道: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样本”

日期:2022-11-14 14:11 稿源:烟墩街道党工委  字体:[] [] []

包河区烟墩街道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全域提升善治包河”的目标任务,探索新时代党建的“烟墩样本”。

创新治理,巩固社区组织 “强堡垒”

“你好!我是咱们这栋楼的红色小管家,这是联系卡,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还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燃气公司等很多便民服务电话,家里有什么事情想要咨询都可以联系我,我会积极联系社区或者将问题反馈相关部门。”上门服务时,烟墩街道红色小管家将联系卡递到居民手中。

为了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今年以来,烟墩街道深入开展“全域提升善治包河”行动,把小区作为基层治理基本单元,按照“社区建立党委-小区建立党支部-楼栋建立党小组-党员家庭确定中心户和示范户”完善四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小区按照“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1+1+2N+X”的模式组建治理团队。红色小管家从居民党员中择优选聘,主要负责入户走访、日常巡查,开展信息采集、民意收集,做好矛盾调处、疫情防控等服务群众工作,是街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关键一招。

目前,烟墩街道在辖区39个小区(片区)均已配备党建指导员,小区(片区)由实体化党组织全覆盖,配备红色小管家93名,大学生社区小管家30名,同时吸纳居民骨干、在职党员等93人为兼职小管家,小区(片区)治理团队不断优化。

用好阵地,奏响基层治理“幸福声”

早在2020年,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烟墩街道引入了“红领哨所”的概念,依托红色“小阵地”,整合社区民警、物业、辖区企业、居民骨干等多元力量,释放服务发展的“大能量”。街道通过整合小区架空层、物业办公场所等资源,先后在小区中打造“红领哨所”党群服务站17个,成为居民开展便民活动、议事协商、亲子活动、理论宣讲的大平台。

在辖区云谷名庭小区的“红领哨所”内,各类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小区党组织以“红领哨所”为阵地,将“红色物业”与小区治理紧密结合,整合社区、物业、居民等多方力量建立“有事大家议”协商制度,解决垃圾分类站建设、小区环境卫生提升等居民关心的事情。在“红领哨所”内,由小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小区党员骨干和热心居民组成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亲子教育、邻里调解等活动,不断提升居民自治水平。目前,竹园社区共成立4个小区党组织,建立4个小区党群服务“微阵地”,打造12支志愿服务队伍。同时,社区党组织还积极对接滨湖派出所,成立“智慧平安驿站”,实现“社情、警情”深度融合,共同开展基层治理、平安守护、服务群众等工作。截至目前,现场调解矛盾纠纷70余件,快速现场处置35次

为民服务,突出社区治理“一盘棋”

坚持为民服务,烟墩街道突出社区治理“一盘棋”,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推动实现群众需求“全天候”反馈,为民服务“零距离”供给。

“之前这里是空地,我们把想增加一些健身器材的需求反馈给了社区,很快就安装好了,老年人在小区里就能锻炼身体,孩子们也多了一处玩耍的场所,社区真是为居民办了一件好事。”在辖区锦绣淮苑小区内几位老年人正在新增设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高兴地说到。

今年8月份以来,西杭社区在小区宣传栏、楼栋公示牌上设置了居民微信群、“码上反馈”二维码,居民的大事小情都可以通过扫码直接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本楼栋的“红色小管家”,甚至是大共治平台”,逐步建立起闭环处理机制,实现“群众意见码上提,党员干部马上办”,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问题就地解决”。截至目前,社区共收集居民反馈的小区环境卫生治理、民生事务办理、党团关系转移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13件,集中解决9件。

在烟墩街道欣园社区,针对回迁小区孤寡、独居、失能等特殊老人较多的情况,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养老”模式,由党小组长带领党员、居民志愿者开展串门走访,将特殊老人信息和服务需求登记建档,针对不同类型老年群体,提供日常探访、义务买菜、整理家务、上门义诊等人性化、多样化和精准化养老服务。同时社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喘息服务”模式,让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在党群服务中心享受为期15天的短期托养,让老人在这里舒心,子女们能够放心、得到“喘息”,深受辖区老人和家属的好评。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