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街道青年社区党委聚焦妇女工作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舞动+”的妇女参与基层治理模式。通过转变工作思路,将困难焦点转化为社区治理“发力点”,在提升广场舞队伍质量的同时,还积极引导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共建议事会、红色小管家、巾帼“邻居里”调解队,让“广场舞阿姨”脱离“噪音扰民、抢占场地”的标签,凭实力“圈粉”,靠爱心“出圈”,收获了不少群众称赞。
一、“舞动+规范”,舞队也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为有效对广场舞队伍进行管理,首先在广场舞的规范运作上“先下手为强”,一是加强管理,引导舞队按照要求对成员名单、场地、器材等进行备案登记,统一纳入规范化管理,让舞队也拥有自己的“身份证”;二是组建队伍,2022年5月,在社区妇联的支持下,舞队组建了七彩阳光广场舞妇女小组,并建立了妇联组织,由社区妇联巾帼文明岗对广场舞妇女小组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励舞队活动规范、舞动文明;三是开展学习,通过集体学习广场舞制度规范,观看广场舞规范化的先进案例,强化舞队成员的文明意识;四是拓宽渠道,积极引导舞队成员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通过累积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相应的奖品,调动服务积极性。但对存在的违规行为,巾帼文明岗严格监督到位,不仅志愿服务积分清零,还要接受社区的文明教育,情节严重的将面临解散队伍。现在每天晚上7点半到8点半,舞队队长陈锡庆都会准时出现在宁国路星光天地的广场上,带着姐妹们一起跳舞。为了减小对居民的影响,她们特意将跳舞场地选在商场附近。每到备考季,大家也会自觉休息,给考生们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
二、“舞动+议事”,“广场舞阿姨”也能参与社区治理
为推动广场舞妇女小组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妇联积极搭建议事平台,通过以党建“龙头”带动,强化“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妇联桥梁纽带作用,构建了由社区“两委”成员代表,网格员,妇联代表,舞队代表多方联动组成的七彩阳光妇女小组共建议事会,成为了妇女同胞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的代表性队伍。共建议事会不仅讨论该如何规范广场舞行为,也在社区治理,公益服务方面展开专题性的讨论。在组成共建的议事会后,队伍活动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广场舞队经常受邀参与社区的文艺汇演,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广场舞队与居民之间的感情互动交流,营造出平安、和谐、幸福社区的良好氛围,居民和舞队队员的幸福感在舞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体现了和谐社区的真正含义。
三、“舞动+服务”,“广场舞阿姨”在公益舞台上大放异彩
七彩阳光妇女小组议事会的建立让广场舞队参与社区生活热情不断提高,“广场舞阿姨”充分利用平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参与社区服务。
舞动+红色小管家,让基层治理更精细。在发布“红色小管家”招募令后,青年社区广场舞队闻令而动,在社区妇联的支持下,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七彩阳光妇女小组议事会商议合适人选,结合成员性格,身体素质,工作时间,工作思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一名具有党员身份、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舞队成员周泽美同志为最终人选。加入到“红色小管家”岗位中的周泽美立即参与到社区组织的业务培训当中,围绕党员先锋意识、基层治理、工作方法、经典案例等方面对其进行培训,上好“岗前第一课”。“小管家”在岗期间持续在小区开展日常上门走访、弱势群体关爱、开展居民服务活动等工作,并定期向社区汇报工作开展情况。舞队与“红色小管家”岗位相结合的工作法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例如在一次日常访查中,有热心市民反映青年小区广场附近一栋楼晾衣架摇摇欲坠,周泽美立即赶往现场,联系物业和房内现住人员,当天将安全隐患排除,在场居民连连称赞。
图丨舞队成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联系物业及相关人员
舞动+“邻居里”调解队,让权益保障更亲切。为预防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有效发挥“广场舞阿姨”热情,活泼,开朗的“专业优势”,在社区妇联的引领下,舞队中热心、调解沟通能力强的成员加入到了社区巾帼“邻居里”调解队。以“服务邻居里,调解零距离”为宣传标语,邀请社区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培训,提高理论基础。通过与公安机关和物业建立联动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对重点户进行分析研判,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宣传、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做好动员调解工作。在阿姨们的“专业优势”下,家庭调解工作氛围更加轻松,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在保障权益方面,阿姨们更是拿居民当自己家人,切实地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氛围。
舞动+巾帼志愿者,让公益服务更接地气。在青年社区,只要是阿姨们能帮上忙的,总能看到她们靓丽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她们主动放弃跳广场舞,戴上红袖章,一方面同社区网格员开展疫情常态化巡查,另一方面,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辖区居民有序完成测温扫码、秩序引导等工作;在公益活动日,她们受邀参与青年小区广场文艺演出,宣传民生工程政策,展示民生工程成果,让辖区居民更加了解民生工程、参与民生工程、支持民生工程;在社区主干道大范围结冰时,她们立即参与到竹竿铲雪队伍当中;在民法典宣传月,她们积极参与,向群众宣传法律;在得知有位居民,早年患有癌症,不愿出门,也不想和人打交道,通过多次上门,主动邀请,不断鼓励下,最终走出家门,加入舞队,如今已经是舞队的骨干成员,性格也开朗了不少……阿姨们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公益建设抹上一片巾帼“志愿红”。
图丨舞队参与“民星小舞台 民生大情怀”民生宣传文艺演出
图丨舞队参与社区文明建设
在“舞动+”模式下,舞队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热情逐渐增强,队伍力量也在不断提升,为社区治理贡献了巨大力量。2015年,为了锻炼身体,组建了10余名成员的舞队,在投身到社区治理与社会公益事业后,凭借着一腔热情,舞队很快发展壮大,如今已有近50人。2022年七彩阳光妇女小组累计慰问走访80多户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协助社区解决了22件大小难题事,舞队的治理与服务经验也让市区多家媒体报道。包公街道青年社区切实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责的做法,通过有效探索将“舞动+”基层社区治理模式推进巾帼行动,不仅减少了广场舞活动“扰”“争”“乱”等问题,更推动了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的热情。下一步,青年社区将继续充分发挥妇女小组的“自治力”,增强队伍力量,扩展治理成果,同时培养小组队伍中的优秀人才,带动舞队主动性,参与社区生活,共同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和谐的健康活力氛围。(高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