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党委:一抹志愿红 激活回迁小区治理“一江春水”

日期:2023-06-06 15:06 稿源:义城街道办事处  字体:[] [] []

包河区义城街道滨湖润园小区于2021年3月回迁,由来自老义城的14个拆迁村村民聚居而成,小区规模大、入住率高、一老一小多、流动人口多。回迁之初,小区不文明现象多,信访矛盾突出,邻里关系疏远,居民自治意识缺乏。面对如何引导居民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不断增强归属感的难题,包河区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党委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项目,探索以“党建+志愿”模式激活回迁小区治理“一江春水”。

聚合多方力量,激活红色能量。为充分发挥回迁小区党员多、乡贤多、退休村干多、热心居民多的特点和优势,自滨湖润园小区回迁以来,社区党委就将发动党员和招募志愿者纳入常态化工作,聚合多方力量,激活红色能量。将志愿服务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八个到家”相结合,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组建“红大姐”“迎邻护家”“针心有爱”“红扳手”等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社区已成立社区社会组织19支,志愿者200余人,开展赋能建设培训、团队例会、外出实践交流、志愿者积分兑换等近50次,服务约1500余人次。

关爱特殊群体,织密红色网络。特殊群体通常属于社区弱势群体,他们更渴望得到社区和邻里的关爱,做好他们的服务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尤其是针对回迁小区特殊群体多的特点,迎淮社区以慈善综合体为平台,以“善治迎淮 慈善救助”计划为抓手,发挥志愿者队伍专长,化解群众之“急”,纾解群众之“难”。为让辖区特殊群体更好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感受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打造“社工+义工”双工互动模式,关爱特殊群体,织密红色网络。前,社区“红大姐”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服务,征集老年人微心愿,链接资源联合“针”心有爱志愿服务队及“红扳手”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开展便民理发、入户义诊、检修燃气电气、节假日组织爱心团圆餐等服务近245场次,服务约10000人次,帮助特殊群体解决送药、就医、安全隐患排查等大小事60余件,获得居民一致称赞。

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红色议事。“书记问需会”“政策讲解会”“矛盾调解会”“物业经理接待会”“迎邻议事会”于一体打造协商议事平台,由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志愿服务队伍、小区物业、红色小管家、大学生小管家等分成小组,走进小区、楼栋宣传政策,倾听民声,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公共秩序等方面收集问题和诉求,通过有事好商量——迎邻议事会、党建联席会、睦邻里工作室等平台寻求解决办法,努力实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社区通过议事协商跟进解决社区大小问题40余件,如小学生上学乘车问题、小区便民小道修建、楼栋单元牌、楼层指引牌优化、楼道挡雨条增设、晚间户外广场舞噪音、电动三轮车停车点、小区高空抛物监控加装、公共厕所建设等问题,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建设和谐家园,实施红色项目。义城街道迎淮社区一直坚持项目化运作,立足居民实际需求,开展园区平安巡查、“暖心红周三”便民服务以及微公益创投“心手相牵 暖心相伴”“婚俗有新 微爱护航”“聚乐养老之家”等微公益项目15个。提供包括残疾人帮扶、环境提升、独居空巢老人帮扶、妇女技能提升、儿童健康成长等多个方面服务,开展志愿服务近336场,服务约18000人次,让回迁小区焕发新的活力,深化基层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