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圩镇积极探索干部日常管理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变“考在评时”为“考在平时”,“三措并举”持续推动干部平时考核工作提质增效。
优化平时考核结构体系。做到“三个区分”。强化所有工作到村组的理念,按照“分类、分档、分成”原则,结合大圩镇15个村的实际村情和重点任务划分岗区、圩区、岸区三类,让同类型的村在同一个赛道比拼,最大程度上实现考核公平。同一类内部再分成三个档次,拉开考核差距,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落到实处。用“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方式累计算出相应主体的得分,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月考”“季考”与“期末考”成绩挂钩。强化“三个联动”。建立联村联户联学“三联”机制,即镇领导“联村”,以镇级组织建设带动村级组织建设;机关党员“联户”,每人联系一户困难家庭;镇村“联学”,着力提升一线党员干部学思践悟能力。压实包联干部“一岗双责”,明确包村联户任务和走访时间要求,明确包片领导统筹、包村领导协助、包户干部相互配合的权责关系,保障各项重点工作在基层一线落实落细。突出“三个重点”。将征地拆迁、环境整治、信访稳定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任务,分别设置专项考核,形成量化指标,按季度通报考核情况,激励落后村比学赶超。
加强平时考核过程管控。用机制管控。大圩镇成立镇级督查考核办,建立“清零日报、每日通报”机制,每月、每季度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通报督查结果。2023年初,对在疫情防控、信访稳定、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保障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主动性。用数字管控。对重点工作强化量化指标,征迁方面,明确本年度征迁工作9个拔钉扫尾项目,将任务总量细化到村、责任到人、时间到日,坚决杜绝拖沓、推诿、不担当的现象。信访稳定方面,联动实施“60+X”行动(滚动用两个月化解信访案件中的合理成分)。环境整治方面,成立工作专班,梳理出543个环境整治点位,整治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用数字推进平时工作,让“干与不干不一样”。用项目管控。抓好一把手责任落实和平时管理,强化“头雁作用”,围绕重点中心工作谋划20个“书记项目”,用项目化思维推动基层工作落实落细,按照“一月一报送、一季一调度、一年一总结”原则,每月研判工作开展情况,推动一批重难点问题的化解。
强化平时考核结果运用。突出前提在平时。坚持党建引领,实现党建考核与目标考核交叉。建立党建联合督查机制,对照星级党支部创评标准,组织、宣传、纪检、统战等部门每季度开展联合督查,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夯实基层党组织堡垒。守牢底线在平时。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耕地保护等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坚决不能触碰底线。奖优罚劣在平时。以实绩评优劣、定升降。对平时工作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以适当方式及时予以表扬,优先提拔重用、评先评优。对缺乏担当意识、工作态度消极的干部,采取组织约谈、提醒谈话、调整岗位、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等方式予以警醒,实现干部能上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