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义城街道:“红大姐”志愿服务队助力基层“微治理”

日期:2023-11-27 08:11 稿源:义城街道办事处  字体:[] [] []

义城街道充分发挥退休女村干、女党员的余热在滨湖润园小区组建了“红大姐”志愿服务队并成立了工作室,“红大姐”为代表的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奉献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公益和爱心架起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桥梁。

加强凝聚力,叫响“她”品牌。基于回迁小区居民规模大、文化层次不高、邻里熟络的特点,“红大姐”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天然亲和力和熟人优势,更易于与居民沟通交流,消除心里隔阂,让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能够敞开心扉,愿意接受帮助,让“陌邻”变“睦邻”。她们能够有效发挥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妇女同胞参与社区协商和基层治理。成立以来,“红大姐”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00余次,服务约30000人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信任与认可。

深化感召力,建强“她”组织。社区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红大姐”志愿服务队建设。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党委也积极对接资源,为“红大姐”们定期开展急救知识等理论和技能培训。“红大姐”影响和带动着更多居民参与到小区建设中,不断壮大巾帼志愿者力量,让社区治理由“独角戏”变“大合唱”,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在一年多的成长发展中,“红大姐”由开始的3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22名。

提高服务力,集结“她”力量。自服务队成立以来,“红大姐”们在整治小区环境,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惠民政策以及传承优良家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真正将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变成了紧贴群众的“最美零距离”。她们耐心地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切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扎实做好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红大姐”们使得服务基层的触角延伸到了家家户户,居民社区事务参与度和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23年,“红大姐”志愿服务队荣获包河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开展的活动被中国妇女报客户端、央广网、安徽卫视、合视印象、社区杂志、新华社报等多家媒体公号刊登报道。

责任编辑:包河先锋网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