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公街道芜湖东路社区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方法,从党建引领、民生实事、多方联动“小切口”切入,找准基层治理“痛点”,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三聚焦”解锁社区治理“密码”,努力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不断筑牢社区治理根基。
聚焦党建引领,构建齐抓共管新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不断建立健全学习培养机制,通过专题培训、理论学习、交流研讨、撰写笔记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学习。根据“社区抓管理、警务抓治安、物业抓服务”的原则,在辖区建立以“社区、警务、物业”组成的“三位一体”社区综合治理机制,做到权责明确、统筹联动、齐抓共管。持续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健全完善社区“大党委”运行规则和制度体系,协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共建重点难点问题,做到“一季一联席”“一季一总结”。建立健全“专职委员+兼职委员”工作机制,充分吸收辖区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协调沟通相关工作,共同推进社区治理。
聚焦需求导向,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社区党组织凝聚社区党员、物业党员、居民党员、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等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组建“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开展“访民情、知民忧、解民困、暖民心”专项行动,丰富服务基层途径。搭建群众议事、事项代办、等各类服务平台,精准对接群众生活需求,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依托“‘芜’比同心”志愿服务品牌,采取“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模式,通过锻造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多元服务矩阵,实现了“办公场所便民化、社会服务最大化、运营模式常态化、邻里工作一站化”的服务格局。此外,社区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我们的节日”等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红色力量”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焦网格管理,推动社区治理新突破。以“党建+网格+微小事”为落脚点,社区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辖区小区细分为8个网格,制定网格走访制度,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社区“两委”成员包保网格,专职网格员定期走访巡查,将党组织触角伸入社区各个角落。制作“党群连心卡”,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采取定期开展活动集中办、居民下单随时帮的方式,对目标群众需求实施精准发力,解决居民困难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形成党建引领、网格联动、群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截至目前,社区有效解决了噪音扰民、下水管破裂、垃圾分类杂乱、电动车充电难等居民困难问题3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