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圩镇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教育,通过开展农村党员“激励式”管理,流动党员“跟踪式”教育,困难党员“帮带式”服务,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激励式”管理,推动农村党员“有岗有责、有责有为”。将农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表现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当中,作为各项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激励党员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从农村党员中挑选一批有能力、有爱心、有空闲的党员加入楼栋党小组、红色小管家、文明卫士、道德建设委员会等志愿者队伍,成立“党员网格员+红色小管家+楼栋长+志愿者”的红色治理服务队伍,利用“党员社区活动日”,为独居高龄老人、特困供养等特殊群体,提供红色维修、家政等服务。同时,设立积分制,根据志愿服务次数和时间发放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礼品,激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今年以来,农村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解决群众难题100余个,受众达到400余人次。
“跟踪式”教育,保证流动党员“流而不失、流而无忧”。积极响应“一支部一台账”政策,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线上扫码、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窗口、上门走访等方式,对辖区内流动党员进行全面走访调研,确保流动党员台账清、情况明。依托园区,培育组建大圩镇第一流动党支部、智能科创流动党支部,同时发挥流动党支部的孵化功能,指导中科溯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党组织。针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有声电子书、学习强国公众号等平台,每日推送学习内容;线下通过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政策,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通过开展丰富的党日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和参与感,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今年以来,开展座谈交流会2次,书记上党课2次,覆盖流动党员60余人次。
“关爱式”服务,帮助困难党员“忧时可述,困时有助”。为进一步传递党的关心关爱,针对镇域困难党员进行分类包保,通过开展“五送五促创两优”“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全心全力解决困难党员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由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有能力的党员与困难党员进行“结对帮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教育,帮助困难党员掌握工作和生活技能。在重阳节、“七一”、春节等节日,通过开展座谈会、慰问走访等形式,做好党内帮扶工作。秉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忧”的宗旨,把救助利好政策及时传达给每位困难党员,让温暖凝聚成自信的红色力量。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座谈会5次,覆盖500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0余期,培训党员群众300余人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230余人次。(撰稿: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