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芜湖路街道:做好“三道加法” 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

日期:2024-09-10 14:09 稿源:芜湖路街道办事处  字体:[] [] []

近年来,芜湖路街道坚持把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聚焦能力提升、管理考核、激励关爱,持续培养高水平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系统培训+导师结对”,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实施“同心成长”行动,采取“社区点单+送学上门”,围绕社区实际工作需求,注重加强社区工作者在群众工作、依法办事、矛盾调解等方面的能力,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创建、安全生产、反电信诈骗、垃圾分类和志愿服务等培训29场,帮助他们真正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政策通”,着力破解社区工作者“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建立年轻干部“成长导师制度”,明确谁来帮、细化帮什么、聚焦怎么帮,为社区30周岁以下年轻工作人员严选优选成长导师,建立个性化帮带清单,帮助他们理清工作主线、找准路径方法;量身打造重点工作锻炼项目71个,由成长导师一对一督查进度,通过实战对社区年轻干部进行摔打磨炼,推动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推动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双提升”。

“日常管理+平时考核”,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街居干部轮岗交流机制,2024年以来,共安排13名优秀干部交流轮岗,选派2名新入职公务员到社区锻炼,不断壮大社区治理骨干力量。健全试用期筛选机制,根据新招聘劳务派遣人员现实表现情况,2个月内不能胜任社区工作的,退回并进行重新补录,树立能进能出、优进绌退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日常考勤、请销假、请示报告制度,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参照公务员建档标准和管理要求,为每名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基础档案,实行标准化备案管理。出台《芜湖路街道干部平时考核工作操作细则(试行)》,把日常勤政档案管理作为社区工作者平时考核的基础,每季度分类开展民主测评及考核等次审定工作,将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充分发挥平时考核“指挥棒”作用,让干部在“状态”成“常态”。

“正向激励+关心关爱”,激发社区工作者队伍活力。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调整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发放方式和公积金缴费基数,切实保障职工利益。定期组织体检和关爱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及时帮助社区工作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提升和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对取得资格证书的74名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有效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在街道微信公众号开辟“星级网格员风采展示”专栏,大力宣传表彰社区工作者先进典型,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畅通晋升渠道,将16名优秀劳务派遣人员纳入到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进行管理,选派8名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书记助理。注重从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积极推荐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先后有27名社区工作者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2名社区工作者被评为星级网格员,真正实现经济待遇有甜头、政治荣誉有盼头、干事创业有劲头。(撰稿:刘亚菲)


责任编辑:金蓉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