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世纪社区融荫网格党总支通过“标、融、互”三字诀,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推动“我为小区办件事”落地见效。
精准 “标” 识,拧紧流出党员 “向心力” 发条。建立党员流动登记和跟踪机制,为流出党员建立“灵活服务档案”,详细记录每位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流出时间、流向地点、就业情况等,并实时更新。通过标注流动党员的参与意愿和可服务时段,做到心中有数、台上有账,让流出党员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展“云端不掉队行动”,利用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微信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学习资料等,确保流动党员随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定制“流动党员学习卡”,记录学习积分,定期与流出党员沟通联系,引导他们利用灵活时间参与线上服务和轻量化任务,如线上协助策划活动、征集居民旧物改造创意等,确保“流动不流失”,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深度 “融” 入,校准流入党员 “认同感” 罗盘。融荫网格党总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亲邻里、知民情的优势,结合合肥市流动党员“安家”计划,以“承诺践诺评诺”闭环管理为抓手,推动流入党员“按需领单”,认领“微心愿”、参与“微项目”、代办“微实事”,践行“我为小区办件事”承诺。2024年以来,召开“难题共破”联席会8次,联合化解小区停车难、养犬困扰、电梯故障、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60余件,推动流入党员从“身份流入”向“作用融入”和“情感融入”转变,提升对党组织和社区的认同感。年终通过群众参评“听口碑”和组织定评“看数据”,对流动党员践诺成效进行晾晒评议,确保承诺从“纸面”落到“地面”。
积极 “互” 动,奏响流动党员 “获得感” 乐章。融荫网格党总支以积分奖励为激励,以小区楼栋为阵地,以过好优质组织生活为抓手,积极开展流动党员愿参与、能参与的优质活动。鼓励20余名在职党员、30余名流动党员投身环境改善、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做好小事情、解决小问题、满足小需求,增强使命感。构建基础服务分+项目难度分+群众好评分三维考评体系,结合“和乐融荫积分超市”,对流动党员积分动态排名,年末积分兑换物质奖励与荣誉激励,形成“服务-积分-激励-再服务”闭环,激发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实现流动党员服务量化管理、动态激励,推动社区治理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增强党员获得感。(撰稿:万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