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路街道友谊社区立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闭环管理”的工作思路,搭建三级议事平台,创新“红黄绿”三色分级响应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升级。
搭建“三级平台”,党群共商聚合力。构建“1+N”联动机制。即以社区党委为统领,发动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建立居民需求动态台账,今年以来,累计收集问题建议364条,覆盖公共设施、环境卫生、邻里矛盾等多方面。搭建“社区—小区—楼栋”三级议事平台。每月召开党群联席会,邀请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相关单位等共同参与,重点解决诸如更换电梯、加装充电桩等涉及多方的复杂问题;每周召开小区级的“红板凳”议事会,打破传统会议形式,将议事地点延伸至小区广场、楼栋门口甚至居民家中,实现“问题在哪、议事在哪”,解决群众身边的各类小事;楼栋级结合“两委”进小区,由社区“两委”包联楼栋、分片负责,设置7个便民服务办公地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
创新“三色机制”,分级响应解难题。创新“红黄绿”三色分级响应机制。绿色事项由包联“两委”、网格员等即时响应,24小时内反馈处理进展;黄色事项通过召开“红板凳”议事会协商解决,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红色事项由社区党委召开党群联席会统筹推进,整合多方力量制定解决方案。做到动态跟踪、分级处置,将居民诉求、矛盾纠纷、公共事务等治理难题“清单化、可视化、闭环化”,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协商共治、大事联动攻坚”。资源联动赋能,吸纳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资源,常态化开展“微心愿”认领、健康义诊、家政进小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及时回应居民需求。截至目前,联合合肥友好医院、家康母婴学校等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6场,惠及居民2000余人。
强化“闭环管理”,全程监督提实效。建立“一事一档”跟踪机制。由社区党委书记带头下沉小区,对收集到的难点问题现场交办、限时办结,并通过工作例会通报进展,确保问题解决不拖延、不遗漏。组建由11名党员代表、居民骨干等组成的“议事监督团”,通过参与协商、实地核查和满意度回访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形成“提—议—办—评”四步闭环,引导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截至目前,成功协商解决新桐小区车库杂物堆积、门窗公司污水管网堵塞、多个小区树木修剪等事项123件,有效提升居民满意度。(李文洁、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