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河先锋网!

常青街道:多措并举 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实效

日期:2025-08-11 10:08 稿源: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办事处  字体:[] [] []


近年来,常青街道持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坚持“组织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三点发力,抓牢握紧流动党员“风筝线”,让流动党员安身暖心,流动变融入。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联动协同机制。街道党工委牵头,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共同管理、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出辖区的党员信息及时入网,对流入辖区的党员及时登记在册,截至目前,常青街道共纳管318名流动党员,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按要求配齐配强百名小区(片区)和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充实工作力量,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党务工作者工作交流与培训,学习政策文件,持续加强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今年以来,已组织3次党务工作者工作交流与培训。建好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立功能性流动党员党组织,选优配强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更好地加强流动党员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做好流动党员团结凝聚和联系服务工作。

做好精细管理,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多种方式引导流入党员报到,线上通过“常来常青”微信公众号转发《致全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推广流动党员登记“报到码”,发送“暖心服务卡”,线下依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站”“红帆港”党群服务中心及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设置14个流动党员报到点,并通过自主申报、信息比对、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做好流入党员登记,接收并纳入支部管理,解决流动党员“找不到家”的问题。及时掌握流入党员情况,确定专人与流入党员保持联系,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沟通、网络互动、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精准、全面地了解流入党员的流动时间、流动原因以及工作、生活、思想情况。采取“社区+小区+工作单位”联合教育管理模式,与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居住小区保持常态联系,关注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状态,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覆盖到哪里。持续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完善日常教育管理方式,就近就便将流入党员编入小区(片区)支部参加组织生活,组织开展“集体过政治生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电教片、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加强学习教育,让流动党员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努力实现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培训不断线、思想不落伍,补足流动党员精神之“钙”。以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为主题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你好,流动党员》获评市第十五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

做好精心服务,强化保障服务成效。坚持“融入式”服务,赋能社区“微治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文明创建、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以流动党员为主、群众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匠之心”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文化、帮扶、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流动党员密切党群关系,增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打造红色楼宇高地,创立“云上”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楼宇党建新路径,依托红帆港党群服务阵地,安排专人在岗,统筹阵地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理论学习、党务咨询、政策咨询、政务服务、相亲交友、团建沙龙、兴趣拓展等“一站式”综合型服务,持续提高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服务6场。深耕“马路临工党建”品牌,打造城市“红色名片”,组建以临工集散中心党支部书记宋凡带头的宣讲团队20余人,有效利用马路临工流动党员的零碎时间,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业技能培训、便民惠民利民政策、临工心理咨询、马路临工流动党员故事会等五大主题,多样化常态化开展分类微宣讲近百场,相继打造“工棚下的党课”“临工大讲堂”等多个公益性品牌,受益马路临工流动党员达2000余人次。

相关文章
  • 部长信箱
  • 12380举报
  • 在线投稿
  •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