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路街道城南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痛点问题,创新实施“精准摸排、平台搭建、机制保障”三位一体工作法,用心用情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精准摸排夯根基,织密流动党员“管理网”。社区党委始终将摸清底数作为流动党员管理的“先手棋”,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网络。建强摸排队伍,按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原则,将辖区科学划分为5个网格片区,每片区配备2名专职网格员,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排查体系,累计走访排查127家企业、56个商铺,实现流动党员摸排全覆盖。创新宣传载体,在流动人口集中的菜市场、社区服务大厅等重点区域张贴流动党员报到海报50余份,悬挂“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主题横幅20条,营造“党员回家”浓厚氛围。深化“双找”机制,推行“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向互动模式,网格员深入企业开展“三找三说一明确”专项行动:即找到基层单位、企业负责人、实有党员人数;说明摸排来意、政策要求、登记流程;明确联络渠道和服务内容,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载体搭平台,激活流动党员“红细胞”。社区党委坚持“教育管理与作用发挥相结合”理念,打造多元化平台激发流动党员参与热情。打造“吾邻讲堂”理论阵地,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开展“吾邻讲堂”专题学习,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等内容设计课程18期,累计覆盖流动党员240人次,确保理论学习“不掉线”。搭建“邻里集市”实践舞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发挥职业特长,积极参与政策宣传、健康义诊、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24场,让流动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亮身份、作表率。创设“城南说事”议事平台,依托社区“城南说事”协商议事品牌,邀请流动党员代表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全年召开议事会5次,成功推动解决小区停车难、绿化改造、充电桩安装等民生问题11项,使流动党员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完善机制固根本,构建双向共管“强磁场”。社区党委注重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边”的保障体系。健全双向报备机制,严格落实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规定,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报备、定期沟通”制度,全年规范办理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47人次,其中跨省转接12人次,确保组织关系“接得住、管得好”。落实动态管理制度,为每名流动党员建立“一人一档”管理台账,流动党员外出前向社区党支部提交书面申请,返回后3日内主动报到,实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强化激励关怀措施,每年开展“优秀流动党员”评选表彰活动,对在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5名流动党员予以表彰,并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其先进事迹2篇,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红色基因”在流动中传承延续。(撰稿: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