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治理的试点方案》,包河区望湖街道卫塘社区因地制宜,深入探索,着力激活“四事四权”密钥,破解治理枷锁,努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员问事 精准锁定问题“指纹”
卫塘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工作思路,不断挖掘在辖红色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健全“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服务体系,推深做实“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结合网格员、楼栋长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网格巡查、纠纷调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问题“指纹”、明晰问题所属、罗列问题清单、定义处置范围,做到能处置的即刻办,难处置的协调办,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卫塘社区已招募红色小管家8人,摸排清单问题42起,协调处置各类问题35起,倾力跨出“指纹解锁”第一步。
群众说事 探索构筑沟通“平台”
结合红色小管家日常工作开展,进一步挖掘吸纳辖区“五老”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型人才等自治力量,扩充“居民智囊团”队伍规模,囊括离退休干部职工、志愿者、医务人员、电气技术型人才等在内30余人,提出治理建议20余条,充分发挥了“出谋划策”“锦囊妙计”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休憩长廊等活动场所,构筑“小区议事协商会”“长廊会谈”等交流平台,畅通信息反馈沟通渠道,健全“发现问题-意见征询-问题处置-结果反馈”机制,形成共治闭环,进而推动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合力迈出“平台解锁”第二步。
代表议事 核准识别商议“密码”
全面运用网格长、红色小管家、楼栋长、“五老”、业委会、物业、群众代表等多方力量,针对党员问事、群众说事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开展多维度、全方位商议,集思广益,核准“解决密码”,依托“小陈说和”娘家人后援团、“小区议事协商会”,鼓励“五老”参与调事,结合“四员一律”进社区,科学规范处置复杂问题,切实保障好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聚力抬起“密码解锁”第三步。
支部办事 赋能启动治理“程序”
深化拓展“四联四定”“我是党员我报到”等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共建。目前,卫塘社区已与包河区区委老干部局、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宁国路支行)结对共建,完善了“程序代码”,强化了治理动能。针对代表共议事项,实时纳入支部“一台账三清单”,对需联办的事项,及时向共建单位发布共建信息,竭力启动治理“程序”,依据事项的紧急程度、困难程度分类定级,按需采取“周调度”“月调度”,按照“支部书记亲手抓、‘两委’成员督查办”的方式,紧盯目标事项,按时公开处置进度、办理结果,做到群众诉求和建议“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全力完成“程序解锁”第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