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胡李党总支立足群众需求,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四微”治理模式,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基层治理工作新篇章。
聚焦“微引领”强化党组织政治优势。一是通过开设理论宣讲“微课堂”,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加强对自治组织、物业组织的引领,充分调动社区、驻地单位、企业及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激活“细胞”活性。三是打造共治格局,统筹推进“居民区—网格—红色小管家”三级联动,鼓励和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小区治理、商事议事等基层治理公共事务,实现问题与需求呼应、管理与服务互通,让群众有更多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做细“微服务”提升为民服务质效。新胡李党总支统筹小区物业、党员骨干、居民骨干、职能部门等各方力量,形成联动机制,推进便民服务提档升级。通过组建邻里关爱团、党员志愿服务队等队伍,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理论政策宣传、特殊群体关爱等“微服务”,把“小需求”精准精细做成“大民生”,切实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
构建“微网格”有效助推平安建设。新胡李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工作中的资源整合作用,推进“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各类力量”队伍建设。在发动红色小管家常态化入户走访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工会、妇联、综管、律师等组成的精干力量精准投入到政策宣传、矛盾纠纷、维权保障等网格工作中,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网格队伍力量,有效助推平安建设。
夯实“微治理” 打造基层自治品牌。新胡李党总支切实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小区治理,通过打造“新胡李•幸福里”党建品牌,让社区治理从“独角戏”走向了“大合唱”。今年以来,收集各类群众意见诉求70余条,化解小区电梯故障、架空层非机动车停放、楼道杂物堆积、噪音扰民、消费纠纷等问题40余件,并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帮扶、节日慰问、普法宣传、心理咨询等多项服务活动,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撰稿:胡瑶)